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鑫晔  郑伯安  屠世良  李波 《浙江医学》2020,42(18):1960-1964
目的观察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每组2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继发大出血等)、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12周的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远期并发症(残留痔、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1、3、5、7d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14d两组患者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术后12周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2周肛管静息压均低于术前(均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残留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狭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肛门溢液。结论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治疗Ⅱ-Ⅳ度痔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共1733例行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共随访1598例患者,随访率92.2%;2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6%;男女发生吻合口狭窄几率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例吻合口狭窄患者中,4%为疤痕体质,68%有术中吻合口出血缝合,60%有术后大便不成形,32%有肛门疼痛症状,20%吻合口位置过低。术中多处缝合发生吻合口狭窄几率较术中无多处缝合高(P〈0.05)。结论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几率及程度与性别无关,术中多处缝合止血可增加吻合口狭窄几率,术中吻合口位置较低容易造成吻合口狭窄,术后应保持大便成形。术后通过手指扩肛或手术纵行切开狭窄环等治疗,可达到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应用MTT法测定离体大鼠心室肌不同部位细胞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不同时程缺血/再灌注模型,以MTT法分别检测心室肌不同部位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缺血对照组相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各组心肌细胞活性均有所下降。分别缺血15 min和60 min后,离体大鼠心室肌不同部位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分别缺血30 min和45 min后离体大鼠心室肌不同部位细胞活性由大到小为: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结论:通过MTT法检测的心室肌细胞活性可得出,拟采用15-60 min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在15 min至60min之内,则心室肌以右心室心肌细胞受损较轻,而左心室与室间隔心肌细胞受损较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