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心源性休克抢救、治疗的经验及教训,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心源性休克30例的抢救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3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治愈17例,死亡13例,治愈率56.7%,死亡率43.3%。结论:治疗心源性休克重点是及时进行病因治疗,维护心脏泵功能,纠正血流动力紊乱,改善微循环障碍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为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5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送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率.结果 80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193次,培养出病原菌1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革兰阴性菌72株、真菌36株,分别占31.21%、45.86%、22.93%;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55.00%,对阿奇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性低,<50.00%;革兰阴性菌72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敏感性高,>60.00%,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等敏感性低,<50.00%;真菌36株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为100.00%.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真菌比例有所上升,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提高医院消毒效果和消毒水平是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发现消毒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找到新的消毒方法提供理论基础。现将州卫生防疫站连续三年对我院进行的消毒效果监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1 妹妹,43岁;因"发作性胸痛半月"于2009-06-24入院;患者近半月来反复发作胸痛,活动及休息时均有发作,在当地医院查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血脂高1月,无吸烟饮酒史,现月经规律,经量正常,其父48岁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查体: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65次/分,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董苏红  胡贤军 《中国病案》2008,9(8):F0004-F0004
目的了解博州人民医院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方法对博州人民医院2002年-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ICD-10进行分类确定死因,统计各死因构成比。结果循环系统、肿瘤、损伤中毒位居住院死因前3位。结论应积极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提倡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减少心血管及肿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例会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管理 ,我院近年实施医院感染例会制度 ,取得了良好效果。该会议每月定期召开 ,会议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实践 ,此例会制度具有高效、可操作性强 ,能在大多数医院普遍开展。1 增强医院感染工作的地位和的医院感染意识医院感染自 1986年被国家卫生部列入工作议事日程之后 ,2 0世纪 90年代在我国才普遍开展。医院感染工作尚未深入人心 ,许多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漠 ,各地区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也不一致 ,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必要认识。各科室部分医护人员在杜绝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胡贤军  付加伦 《农垦医学》2005,27(4):288-289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学损失。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结果:平均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为4032元;平均住院天数延长9.37天,不同部位感染中以泌尿系最高,平均每例多支出9517元。结论: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发病率,才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腹外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FREE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回顾性调查某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323例出院的腹外疝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323例腹外疝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无正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4.46±2.98) d;单一用药占93.81%,二联用药占5.57%,三联用药占0.62%;使用抗菌药物八大类13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最多(主要为第三代)。调查结果显示,该院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与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对因胸闷、胸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其中CAG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存在CSFP的121例患者作为CSFP组(SCF组),另将CAG证实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且血流正常的606例患者设为正常血流组(NCF组)。比较两组患者UA、Hcy、Hct及RDW的差异,并分析CSFP与上述指标、UA与其他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SCF组UA、Hcy、Hct水平均较NCF组升高(P0.001);两组R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UA、Hcy、Hct均为CSFP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及偏相关性分析示UA与Hcy正相关(P0.001)。结论:UA、Hcy、Hct是CSFP发生的危险因素,UA与Hcy可能协同促进CSF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6个月"于1999年7月13日入院;近6个月来反复发作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可缓解;间断出现腹胀,口唇颜面发绀,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肺CT提示双肺上叶小叶中心型及间隔旁型肺气肿,自服中药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入院查体:BP100/70mm Hg,口唇微绀,颈静脉充盈,双肺无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0次/min,律齐,P_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肾功能、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D-二聚体、心肌酶谱等正常;艾滋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凝集法)、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均阴性;肝功能示ALT45U/L,AST47U/L,TBI42.6μmol/L,DBI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