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洪玻 《微创医学》2000,19(3):328-329
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肝脏损害,其病因多种多样,少部分病因不明.及时治疗60%~70%患儿可获治愈[1],部分转为肝硬化或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至1999年收治的肝炎综合征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瑞康医院近1年在不同民族及地区的6个月~6岁住院患儿合并贫血的状况。方法:取近1年6个月~6岁683例住院患儿血常规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合并贫血209例。男女比例为1.7: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6)。汉族及壮族贫血发病率分别为28.42%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市区、郊区及外地患儿贫血发病率分别为25.59%、39.07%和4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壮族患儿贫血发病率高于汉族,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郊区发病率高于市区,虽然现今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别仍存在,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3.
胡洪玻 《医学文选》2000,19(3):328-329
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肝脏损害,其病因多种多样,少部分病因不明。及时治疗60%~70%患儿可获治愈[1],部分转为肝硬化或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至1999年收治的肝炎综合征3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条件 1皮肤黄染;2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以前者为主;3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有些可正常)、麝香草酚浊度升高、甲胎蛋白(AFP)升高;4肝胆B超显示胆管无阻塞或部分阻塞(除外先天性胆管闭锁);5肝脾可有不同程度肿大。1.2 一般情况 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个月6例,~2个月20例,~3个月4例。母孕期无异…  相似文献   
4.
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现对242例婴幼儿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1999年在我科因惊厥住院的242例病人.男154例,女88例.<6m51例,6m~3y153例,73y3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手术指症,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使用LEEP刀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15%,手术平均时间10分钟平均出血量20ml。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6个月~6岁住院患儿合并贫血状况.方法取近1年6个月~6岁683例住院患儿血常规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合并贫血209例.其年龄分布6~12个月74例,1~2岁66例,2~3岁34例,3~4岁21例,4~5岁6例,5~6岁8例.贫血主要为轻度贫血.各年龄段发病率分别为50.68%、33.20%、16.66%、22.34%、12.00%及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贫血分类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分别占77.03%、62.12%、50.00%、66.67%、16.67%及73.53%,与年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比例为1.7∶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及壮族贫血发病率分别为28.42%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郊区及外地贫血发病率分别为25.59%、39.07%和4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血患儿仍不少见,特别是小年龄段的婴幼儿,应引起社会关注.贫血主要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4,ID4)蛋白表达与儿童白血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对48例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初发、缓解时骨髓片进行ID4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13例复发儿童白血病初发时骨髓片ID4蛋白均为阴性(0%),缓解时仅有4例ID4蛋白为阳性(30.8%);未复发病例初发时ID4蛋白5例为阳性(14.3%),缓解时ID4蛋白阳性者25例(71.4%).缓解时ID4蛋白阳性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9).结论 白血病复发病例在缓解时ID4蛋白表达率低,缓解时骨髓ID4蛋白表达与否可作为白血病复发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新生儿的保健质量,对国务院1995年6月1日《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前后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4项指标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选自我院1992~1993年度及1997~1998年度共2562例足月新...  相似文献   
9.
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属于显性负相螺旋一环-螺旋(dnHLH)转录因子亚家族,又称为分化抑制因子4.这个家族包括有Id1,Id2,Id3,Id4,XIdx,ZId6和emc[1].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e helix-loop-helix protein,b-HLH)分子不同的是,b-HLH形成同聚或异聚二体后可通过碱性区域与DNA结合;而Id4蛋白缺乏碱性区域不能与DNA结合,但Id4蛋白可通过其HLH的二聚体化功能区域与b-HLH形成异二聚体,阻止b-HLH转录因子与DNA结合.在体内和体外各种模型中Id4蛋白调节细胞分化,在细胞周期发展和细胞增殖的转录前后的调控中起作用.哺乳动物含4种Id因子(Id1、Id2、Id3、Id4),人的Id4编码基因定位于6p21.3~22号染色体上[2],含有3 298个核苷酸,包含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在果蝇属Schneider SL2细胞的研究中发现Id4核心启动子区位于-48到+32[3].  相似文献   
10.
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属于显性负相螺旋-环-螺旋 (dnHLH)转录因子亚家族,又称为分化抑制因子4.这个家族包括有Id1,Id2,Id3,Id4,XIdx,ZId6 and emc.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e helix-loop-helix protein,b-HLH)分子不同的是,b-HLH形成同聚或异聚二体后可通过碱性区域与 DNA结合;而Id4蛋白缺乏碱性区域不能与DNA结合,但Id4蛋白可通过其HLH的二聚体化功能区域与b-HLH形成异二聚体,阻止b-HLH转录因子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