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者在15年间对5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手术修复, 文章就术前病史、体征、X线表现号术中发现、修补的困难程度及平均3.5年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 50例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岁。术前平均疼痛时间为18.6个月,术前经休息、制动、理疗、消炎止痛药等保守治疗均告失败。术前疼痛平均2.4分(1~6),肩关节功能平均35分(1~7)。均作内外旋前后位X线检查,46例有大结节、肩峰和肱骨头位置改变等异常表现,76%有大结节处骨质硬化或稀疏,60%大结节呈囊肿性改变,74%发现肩峰下或外侧钙化,48%肱骨头至肩峰下缘最小距离≤7 mm。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撕裂的肩袖。90%选用前路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以下称TS,又名Bourneville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Dawson J报道占1/150000。男性多于女性,病因未明,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性,又可散发.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病例发现率较前明显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收集了10例TS的CT及MRI资料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 目的 通过CT测量主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比值,分析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82例确诊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接受胸部CT检查,选择同一层面测量主肺动脉及降主动脉内径,计算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比值(rPDA),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肺动脉压力(MPAP值),分析rPDA与肺动脉压力及肺功能相关性,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 rPDA值及MPAP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rPDA值与FEV1占预计值及FEV1/FVC均呈明显负相关(r=-0.524、-0.671,P<0.01),与MPAP值呈明显正相关(r=-0.723,P<0.01)。结论 CT测量rPDA值是诊断COPD相关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可靠而敏感的指标,且可一定程度反应其肺功能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征宇 《健康天地》2010,4(1):131-13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结果:34例临床拟诊PE患者中,MSCTA诊断28例。肺动脉栓塞的的部位以左下肺段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分支为主。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伤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常规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CT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破口、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结果: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MPR和CPR对初始破口、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均高于MIP和VR(P<0.05),MPR和CPR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VR和MIP在破口的显示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真假腔和内膜瓣的显示上VR显著高于MIP(P<0.05)。结论:MPR及CPR的破口显示率明显高于MIP及VR,MPR、CPR及VR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IP,外伤性主动脉夹层三维重建技术可首选MPR和VR。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本院接诊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资料,对比手术所见,评价CT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共发现腹腔内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损伤77处,损伤脏器主要包括脾脏、肝脏、肾脏、胰腺、胃、空肠等,并且在CT平扫时可清晰显示腰椎部骨折及腹水情况,其中有1例漏诊,漏诊率为1.59%。结论 CT不仅能清楚显示闭合性的盆、腹腔脏器的损伤,还能对损伤进行初步的分级,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快速精准的对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其极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给患者及其家属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COPD发展而来,是COPD晚期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早期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CT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和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分析扫描结果,并将脑出血扫描结果和脑出血患者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0例脑出血患者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均呈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影,37例脑梗死患者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呈现不同形态的均匀的高信号影。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用来诊断早期脑出血,并能够将之与脑梗死进行鉴别,可作为脑出血可疑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胡征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24-2626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4例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以计算肿瘤边缘增强密度;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细胞角质素19(CY211)以及糖蛋白199(CA199)水平.观察并分析血清标记物、肿瘤边缘增强密度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CY211水平与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显著相关(r=0.763,P<0.05);随着肿瘤边缘增强密度的增加,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显著升高.血清CY211水平与肿瘤边缘增强密度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的检出率.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211有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肿瘤转移的检出率,对于周围型肺癌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