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及泪道激光成形术等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6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10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A组给予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给予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C组给予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1个月和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均高于术后4个月,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体层图像两种后处理方法(位移叠加法与滤波反投影法)对肺结节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采集经CT证实的50例肺部结节患者的数字体层图像,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位移叠加法进行后处理。由3名不同年资的放射诊断医师阅片并记录评分结果。102个CT证实的结节按直径分为3组:<5 mm、5~10 mm、>10 mm组;按密度分为实性密度组及毛玻璃密度组。对两种处理方法检出的肺结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位移叠加法检出肺结节52个,滤波反投影法检出8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直径<5 mm和5~10 mm组,滤波反投影法检出的肺结节数均多于位移叠加法(P=0.001、0.005)。结节直径>10 mm时两种方法的检出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在不同密度组中,滤波反投影法检出的结节亦较多,与位移叠加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滤波反投影法对检出直径≤10 mm的肺结节、实性结节和毛玻璃结节均优于位移叠加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和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4例(238眼)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120眼)和对照组102例(118眼)。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及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伴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04例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 A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给予激光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A组的7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低于A组的3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术可有效提高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手术或穿刺有病例结果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11例,其中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61例。所有病例行磁共振弥散扫描,b值为1000 s/mm2,分析各病例病变组织的DWI表现,统计癌性病变与增生病变的DWI图像差别。结果 111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61例,其中55例术前MRI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并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45例,诊断准确率为81.2%。结论磁共振DWI成像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信号特点以及ADC值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并且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位鼻中隔偏曲与慢性上颌窦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0例高位鼻中隔偏曲患者与50例非高位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进行观察,统计两组不同位置鼻中隔偏曲的慢性上颌窦炎的发生率。结果 50例高位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存在上颌窦炎38例,发生率位76%。50例非高位鼻中隔偏曲患者中8例存在慢性上颌窦炎,发生率为16%。两组不同位置鼻中隔偏曲上颌窦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鼻中隔偏曲患者上颌窦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位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 CT 检查分析鼻腔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鼻窦炎组)。方法对50例鼻窦炎患者和50例鼻窦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结果鼻窦炎组中46例(92%)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其中鼻中隔偏曲占75%,中鼻甲异常占74%,钩突异常占49%,筛大泡占30%,眶下气房占9%。对照组中存在中重度鼻中隔偏曲4例(11%),中鼻甲异常9侧(10%),钩突异常7侧(8%),筛大泡10侧(11%),眶下气房3侧(4%)。且鼻窦炎组患者的 Onodi 气房、下鼻甲肥大以及中鼻甲反常曲线等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鼻腔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因素是鼻腔解剖结构的变异,其中鼻中隔偏曲是最常见的解剖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CT检查分析鼻腔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鼻窦炎组)。方法对50例鼻窦炎患者和50例鼻窦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结果鼻窦炎组中46例(92%)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其中鼻中隔偏曲占75%,中鼻甲异常占74%,钩突异常占49%,筛大泡占30%,眶下气房占9%。对照组中存在中重度鼻中隔偏曲4例(11%),中鼻甲异常9侧(10%),钩突异常7侧(8%),筛大泡10侧(11%),眶下气房3侧(4%)。且鼻窦炎组患者的Onodi气房、下鼻甲肥大以及中鼻甲反常曲线等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鼻腔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因素是鼻腔解剖结构的变异,其中鼻中隔偏曲是最常见的解剖异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