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由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急骤发展的脑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二大类,即:缺血性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共同的机制是由于某一区域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其供应范围的脑组织缺氧,甚至梗塞性坏死,因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之中风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通过辨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68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多见于绝经前后妇女.笔者5年来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56例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中药宫外孕Ⅱ号方+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及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16.13±8.13天、30.46±7.56天和80%,而对照组分别为22.05±7.15天、39.99±18.26天和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有效率[95.56%(43/45)vs.94%(47/50)]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在协同西药杀胚,缩短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和包块吸收时间,以及改善输卵管功能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