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锡昌 《广东医学》1990,11(4):27-29
伤寒过去有其特殊的发病规律及典型症状,近年来临床变异很大,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稽留热、较重的精神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等明显减少,临床上有轻化和不典型趋向,致使早期诊断有了一定困难。为提高对不典型伤寒的诊断水平,本文拟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变异伤寒进行报道,并对临床误诊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较典型华支睾吸虫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病例。患者经B超,肝扫描,CT均显著“肝内占位性病变”,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肝右叶肿瘤”。外科作肝肿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确诊肝华支睾吸虫感染伴发肝胆管上皮腺瘤样增生,肝胆管上皮癌变及胆管腺癌。对华支睾吸虫病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过程,作了较详细描述,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鉴于原发性肝胆管癌目前治疗尚有一定困难,病死率极高,作者认为积极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将对流行区内原发性肝胆管癌发病率的下降及对原发性肝胆管癌的防治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其血清学标志物关系的探讨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科(510632)唐永煌,肖锡昌,谢兴镛,童福易,朱师晦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本质认识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目前对HBV的检测除了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及...  相似文献   
4.
报告5例,指出急骤起病者已不鲜见,症征有轻化和不典型趋向,严重毒血症状已少见。5例分别被误诊为白血病、病毒性脑炎、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和急腹症。误诊原因主要有:①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细致,临床资料分析不全面。②过分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淡水鱼感染中华分枝睾吸虫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淡水鱼作为中华分枝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在国内早已有资料报告,目前已证实有70多种淡水鱼被感染。广州地区是中华分枝睾吸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但本地的淡水鱼类感染的程度尚未见有详细资料报导,故作者从1981年4月~1982年10月,曾在广州市及外围的产鱼地区及市场内,随机抽样收集多种淡水鱼及河虾,作中华分枝睾吸虫囊蚴的检查,并观察其感染程度,现将其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并发支气管肺炎和中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并发中毒性肝炎较少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病例患者女,40岁,农民,住院号46068。因畏寒发热5天入院。患者入院前5天无明显原因出现畏寒发热,多次在当地医院肌注“退热针”及口服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收治的67例70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6.6岁,平均病程2.3个月,均为无早期获得诊断者。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病率为63%,淋巴结转移率为63%,根治性结肠的切除率为87%,姑息性切除率为6%,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6%,病死率为2.9%。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仍为首选。应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国手术期的治疗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提高切除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半薄切片染色除可供光镜观察外,还可为超薄切片提供准确部位,以使电子显微镜检查有的放矢,对有关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详细观察。目前国内介绍的半薄切片H-E染色法,除操作较复杂费时外,其不足之处是:经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钾纯酒精饱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膈肌破裂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膈肌破裂多由外伤引起,多合并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合并伤的症状、体征所掩盖,导致误诊、漏诊,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故正确、及时的诊断与处理尤为重要。本文综合了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收治的1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3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锐器伤6例,枪击伤1例,车祸挤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 2临床表现胸痛10例,胸闷9例,腹痛5例,呼吸困难3例,恶心呕吐2例。入院时休克2例。体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CT、MRI及其影像后处理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和MRI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准确度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32例中2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检出全部病灶,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77.78%(21/27),16例行MRI检查,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7.5%(14/16),MRI较MSCT更具优势,但MSCT成像速度快及对钙化敏感,亦成为某些特殊情况下本病的首选检查,结合CT多平面重组(MPR)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一步大大提高了本病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结论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在两者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