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贤柳 《中国医药导刊》2016,(4):357-358,360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对控制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186例白内障患者按消毒方式随机分成A、B、C三组,各62例。A组:采用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方法消毒。B组:A组基础上术前再次聚维酮碘消毒后手术。C组:B组基础上,术后聚维酮碘消毒后直接包扎伤口。结果:病原菌阳性率:消毒前,A组为53.23%,B组为58.06%,C组为56.45%;消毒后,A组为11.29%,B组为12.90%,C组为9.68%,三组消毒后均比消毒前明显下降(P<0.05),但三组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消毒后,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消毒后,A组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感染预防能有效的控制眼部病菌增长,减少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眼病筛查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过眼病筛查发现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1例与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对象在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和前房容积(ACV)及晶状体参数的差异。结果青光眼患者组ACD、AOD、TISA、ARA和AC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青光眼患者组晶状体参数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部前房参数与晶状体参数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助于早期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儿童生性好动,眼部组织脆弱,极易遭到各种致伤因子的侵袭^[1]。眼外伤是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眼病,其致盲性及并发症给儿童自身及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探求更好的预防措施,总结出正确的伤后处理方法,以减少儿童眼外伤带来的危害,现将我院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病历记录的169例儿童眼外伤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进行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数字眼底彩照诊断左眼准确90.20%,右眼92.31%,组间比较,P>0.05.结论?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儿童生性好动,眼部组织脆弱,极易遭到各种致伤因子的侵袭[1] 。眼外伤是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眼病,其致盲性及并发症给儿童自身及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探求更好的预防措施,总结出正确的伤后处理方法,以减少儿童眼外伤带来的危害,现将我院1997年12月至2 0 0 2年12月  相似文献   
6.
沈勇  谷成胜  肖贤柳 《四川医学》2011,32(3):411-412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临床效果,分析复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再次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2例22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患者再次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抗青光眼手术中:虹膜周边切除术有6例,激光虹膜周切术3例,小梁切除术13例。结果 22例患者术前眼压19~66mmHg,术后眼压水平6~14mmHg。手术后眼压下降率41%~80%不等,平均下降率59.8%。术后视力能够提高一行或者以上的有6例,基本维持不变的有7例,下降一行的有5例,下降两行或以上的有4例。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作为抗青光眼失败后再次行滤过手术时的一个很好选择,它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病历分析,总结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手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289例(347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切除术的病历进行分析.结果:347只眼中,术后33只眼(9.5%)发生浅前房.经分析其原因有:①引流过畅(15/33只眼,占45.5%);②结膜瓣漏(5/33,占15.2%);③脉络膜脱离(3/33,占9.1%);④葡萄膜炎(2/33,占6.1%);⑤恶性青光眼(2/33,占6.1%);⑥综合原因(两种以上原因)(6/33,占18.2%).经治疗后,除1例恶性青光眼转上级医院外,前房均恢复正常.结论:抗青光眼手术出现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但及时发现,针对原因,正确处理,可以纠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