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苦参碱(matrine,Ma),对受低剂量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Varine 600直线加速器为照射源,以0.2 Gy/d的小剂量分次照射小鼠,分别于照射5、10、15、20天后的1、3、6、10、15、21天分批活杀小鼠,涂片观察小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e...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3例来自中华骨髓库的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别在捐献中、完成捐献后6个月进行心理与身体健康调查分析。结果捐献者以男性、本科学历居多,所有捐献者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低钙反应多见,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采集中及采集后均无抑郁、焦虑状态,但采集中焦虑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采集完成后焦虑分值有所下降,较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捐献后半年未见动员采集相关并发症。结论具有较高学历的捐献者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充分了解,所有供者动员及采集干细胞过程安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极低,干细胞捐献对供者心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冻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造血系统重建与采集和冻存自体的外周血干细胞(APBSC)数量及质量的关系。方法:用大剂量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法对拟行APBSCT的18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动员,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PBSC,经程序降温仪处理保存于-196℃液氮中,37~40℃水浴解冻后迅速回输,检测冻存前及解冻后APBSC的锥虫蓝染色拒染率、单个核细胞(MNC)计数、粒-单集落形成单位(CFU-GM)集落数及CD34 细胞百分率。结果:APBSC的采集时间为化疗后12.6(9~19)d,采集次数2.4(1~3)次,MNC采集率为(138.6±52.32)%。解冻后MNC、CD34 及CFU-GM的回收率分别为(91.96±1.37)%,(85.94±0.64)%,(87.69±4.53)%。冻存前及解冻后APBSC的锥虫蓝染色拒染率分别为(96.26±1.33)%,(92.75±2.04)%,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瘤患者CFU-GM集落数、MNC采集率及CD34 细胞百分率较低;化疗疗程>10次的5例患者MNC采集率较低及CFU-GM生长不良,其中3例出现APBSCT后造血重建延迟。结论:rhG-CSF与大剂量化疗联合的动员方案可缩短采集时间,提高MNC采集率;APBSC的质量和数量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与疾病的类型和化疗方案有密切关系,移植前化疗次数增多可影响APBSC的数量和质量,导致APBSCT后造血重建延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及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D2,CD3,CD4,CD5,CD7,CD8,CD10,CD13,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45,CD56,CD117,HLA-DR,sIgM,cyIg,cyCD79a,MPO和TdT对58例形态学诊断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通过CD3、CD19、CD33和MPO的表达情况分出T-ALL 8例(13.79%),B-ALL 49例(84.48%),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1.72%).B-ALL进一步根据CD10,CD20,cyIg,sIgM的表达情况分为早前B型5例(8.62%),普通B型34例(58.62%),前B型9例(15.52%),成熟B型1例(1.72%).B-ALL异常细胞存在抗原跨系列表达、跨阶段表达、缺失表达.儿童ALL免疫分型及白血痛相关免疫表型与成人A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L的异常骨髓细胞有明显本系列特征、原始细胞标记和跨系表达,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可有效检测微小残留病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含体积分数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促进细胞生长。目的:建立梯度血清递减扩增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技术。方法:采用胶原酶Ⅱ消化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并通过贴壁培养进行纯化,细胞贴壁后采用梯度血清递减方法,即第1代80%含血清培养基,20%无血清培养基;第2代50%含血清培养基,50%无血清培养基;第3代20%含血清培养基,80%无血清培养基;第4代100%无血清培养基。另一种传代中始终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α-MEM完全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进行成骨诱导试验,同时与经典的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梯度血清递减培养法与经典α-MEM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相似。细胞在两种培养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分化潜能。但梯度血清浓度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可使用更少量胎牛血清,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含体积分数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促进细胞生长。 目的:建立梯度血清递减扩增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技术。 方法:采用胶原酶Ⅱ消化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并通过贴壁培养进行纯化,细胞贴壁后采用梯度血清递减方法,即第1代80%含血清培养基,20%无血清培养基;第2代50%含血清培养基,50%无血清培养基;第3代20%含血清培养基,80%无血清培养基;第4代100%无血清培养基。另一种传代中始终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α-MEM完全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进行成骨诱导试验,同时与经典的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梯度血清递减培养法与经典α-MEM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相似。细胞在两种培养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分化潜能。但梯度血清浓度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可使用更少量胎牛血清,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2 6岁 ;因发热 ,咽痛 8d,在外院应用复方氨基比林 2ml/d ,连用 2d ,克林霉素 0 9g/d静脉滴注连用 5d,丁胺卡那霉素 0 4g/d静脉滴注连用 5d。于2 0 0 1年 3月 18日拟发热 ,全血细胞减少入院。体查 :体温 37 8~ 38 5℃ ,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疸 ,咽充血 ,双侧扁桃体 1度肿大 ,心、肺无异常体征 ;肝、脾不肿大。血常规 :WBC 1 0× 10 9/L、N 0 4× 10 9/L、RBC 2 5 0× 10 12 /L、Hb 80g/L、Plt 4 5×10 9/L、网织红细胞 0 10。骨髓象 :三系造血细胞均增生明显活跃 ,粒系嗜中性粒细胞浆中颗粒粗大 …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迁延性受照人员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照射人员的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改变。方法 :对 49例受192 Ir小剂量 ( 0 0 1~ 0 63Gy)迁延性 ( 3 0~ 60d)照射人员受照后 3个月内进行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结果 :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照射的 49例人员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9例 ( 18 4% ) ,血小板减少 6例 ( 12 2 % ) ,骨髓增生减低 2例 ( 4 1%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2 1例 ( 4 2 9% ) ,3 6例 ( 73 5 % )受照人员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均可观察到细胞肿胀、细胞胞浆颗粒减少、核固缩及棘突改变等退行性改变 ;AKP阳性百分率为 0~ 98% ,均值为 3 5 % ,骨髓内铁减少 (阳性率 <2 0 % ) 2 3例 ( 4 6 9% ) ,外铁减少 ( -~± ) 2 1例 ( 4 2 9% ) ;3 7例 ( 75 5 % )可见幼稚淋巴细胞 ,14例( 2 8 6%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粒系增生减低 13例 ( 2 6 5 % ) ,粒红比值异常 2 1例 ( 4 2 9% ) ;发现中毒颗粒 13例( 2 6 5 % ) ,出现原始 +早幼粒细胞增多 ( 2 5 %~ 4 5 % ) 7例 ( 14 3 % ) ;红系增生及形态异常 2 9例 ( 5 9 2 % ) ,以小红细胞多见 ;巨核系中全片巨核细胞数超过 15 0个 ( 15 0~ 5 60 ) 15例 ( 3 0 6% ) ,产板巨产血小板减少者 10例 ( 2 0 4% ) ,小巨核 3例 ( 6 1% ) ,并发现 1例原巨达 5 %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9岁,因智力低下4年,反复抽搐半年人院。患儿足月顺产,产后无缺氧及抢救病史,生后10d因黄疸明显(原因不明)住院半月,黄疸消失后出院。之后患者智力等方面发育均正常,能行走、讲话,至5岁起发现患儿智力、记忆力较差,在当地医院诊断“轻度弱智”,未做特殊检查及治疗。患儿半年前无诱因出现抽搐,以后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四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92Ir意外迁延性照射后,受照人员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2002-05/07间因意外受到192Ir小剂量迁延性照射的52人,根据淋巴细胞畸变率分析(双 环)及微核分析估算其受照生物剂量分别为 0.05~0.63Gy和0.05~0.66Gy,按照生物照射剂量分为A、B两组,照射后3年分别检测其血清IgG、IgA、IgM,淋巴细胞转化率,CD 3、CD 4、CD 8和NK细胞阳性率,并与同期门诊查体健康人组对照.结果 受照人群血清IgA、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但受照B组(0.20~0.66Gy )IgG、C3、C4则明显降低(P<0.01).CD 3、CD 4、CD 8、NK细胞阳性率、淋巴细胞转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受照A组(0.05~0.19Gy)与B组(0.20~0.66Gy)比较以上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受192Ir小剂量迁延性照射人员随访3年后未发现免疫系统兴奋效应,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抑制,对此类人员长期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