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o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道造影与术前ERCP对诊治可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于LC术中行胆道造影43例患者与术前行ERCP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胆道造影组发现胆总管结石16例,阳性率占37.21%,造影不成功2例,占4.65%,无明显造影并发症,术前ERCP组发现胆总管结石19例,阳性率占30.16%,不成功13例,占20.63%,致术后胆道感染12例,急性胰腺炎9例,占33.33%。结论:术中胆道造影不仅简便,而且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明显优于术前ERCP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术后胆道镜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完成的589例次术后胆道镜及其76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一般不良反应28例,畏寒、寒战及发热23例,胆道或窦道出血15例,窦道未完全形成或穿孔致胆瘘6例,置镜及置管困难4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没有严重后遗症.结论 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石的诊断及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操作安全易行,但实际应用中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并不罕见,应遵循正规的原则,熟练轻柔的操作,才能减少并发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5年完成的16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13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膈肌损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皮下气肿1例,脐部戳孔腹直肌血肿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凝血功能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并发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国内对腹腔镜手术后发生DVT的献报道并不多。作自2005年4至8月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术中胆汁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细菌谱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该院急性胆管炎患者241例,根据日本东京指南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等级,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常规取胆汁送细菌培养,记录胆汁培养结果,数据经SPSS 16.0软件分析统计分析.结果 该组细菌培养阳性率75.1%,共培养出细菌24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9株,阴性菌99株,酵母菌6株.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铅黄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轻度与重度胆管炎的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与中度(P=0.141)、中度与重度(P=0.647)急性胆管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菌在中、重度胆管炎患者分布较革兰氏阳性菌普遍(P<0.05).在中、重度急性胆管炎中,多重细菌感染比例较高(P<0.05).结论 胆道感染细菌仍以大肠杆菌及肠球菌为主,重型急性胆管炎较轻型急性胆管炎细菌培养阳性率高.革兰氏阴性菌在中、重度患者中的分布较阳性菌广,重型急性胆管炎中多重细菌感染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施行的LC+LCBDE病例117例和ERCP+LC病例17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住院费用上,ERCP+LC组较LCBDE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符合ERCP适应证的前提下,ERCP+LC是同样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童辉  肖竣  佘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30-103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2例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5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27例作为试验组;另117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术后即刻压迫止血的61例患者作为治疗即刻组,术后2h压迫止血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2h组。比较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检查术后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术后2h压迫止血组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即刻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在介入治疗术后2h应用可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术前诊断困难,解剖变异较多,术中容易损伤胆管,是肝胆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曾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1].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术者经验的累积,我院逐步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治疗MS,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本院1998年9月至2007年6月2685例LC术中确诊的28例Mirizzi综合征的病例资料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结合乳头气囊 扩张(EPBD)对胆汁中胰淀粉酶、脂肪酶含量的影响,以验证SEST+EPBD后可能存在的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并研究不同直径球囊扩张与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胆石症入院的患者,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SEST+球囊扩张组(n=90)和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n=48)。前者根据球囊直径大小 再分为SEST+小球囊扩张(直径< 12 mm)和 SEST+大球囊扩张(直径 ≥12 mm)两个亚组。分别在SEST前 或胆总管切开前抽取胆汁5 mL,术后第5天经T管或鼻胆管(ENBD)抽取胆汁,检验胰淀粉酶、脂肪酶含 量。结果 与同组内术中胰淀粉酶、脂肪酶比较,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术后第5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 SEST+EPBD组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 SEST+EPBD组术后第5天胰淀粉酶、脂肪酶较胆 道探查+T管引流组上升(P<0.01), SEST+EPBD组胆肠反流阳性率明显高于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P< 0.01)。而 SEST+大球囊扩张组和SEST+小球囊扩张组之间胆肠反流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EST+EPBD术后早期由于Oddi括约肌损伤,可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但球囊扩张的大小与十二指肠液反 流情况无明显的关系。故用ERCP处理困难的大结石时,行SEST结合大球囊扩张是可行的,并不会引起术 后早期更为严重的胆肠反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9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6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恰当的处理,绝大多数的Child-A和Child-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