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肝细胞癌p53异常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分析和探讨p53异常对人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与生存的影响,以及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手术切除HCC标本202例.分别来自启东HCC高发区和上海等一般地区,其中行二次或多次手术患者54例,组织学检测HBsAg阳性患者138例(68.3%),HBV DNA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患者86例(42.6%),采用PCR-SSCP和RFCP技术结合免疫组化示综显示,分析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及其编码蛋白的过度表达.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44.6%(33/74),其中89.8%(27/73)表现为点突变,18.2%(6/33)为片段性碱基缺失,长度10bp~16bp.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主要集中于外显子7和8,各与39.4%(13/33)和27.3%(9/33).外显子5和6的突变发生率各为18.2%(6/33)和15.1%(5/33).外显子7RFLP分析证实第249位密码子有颠换突变(53.8%,7/13)外,248位密码子也有点突变发生(30.8%,4/13).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53蛋白过度表达的总检出率为70.3%(142/202),pAb1801与CM-1 mAb检测P53蛋白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9.5%(89/128)和67.2%(86/128),而采用DO-7和pAb240单抗检测的阳性率仅为39.8%(51/128)和19.5%(25/128).蛋白检测的地区差异明显.启东高发区肝癌的P53蛋白过度表达率为81.2%(92/114),而上海等一般地区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6.8%(50/88).p53基因突变检测与上述结果雷同,分别为57.1%(16/28)和37.1%(17/46),二者差异显著(P<0.05).并显示与HBV感染,肿瘤去分化和侵袭行为,以及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有关联.结论国人HCC p53基因突变多为非定点错义突变,外显子7上249位密码子仅为HCC常见位点之一,反映除AFB1诱变作用外,还可能有其他环境诱变因素的参与,尤其是HBV感染.由于基因-蛋白质表达上既存在一致性,也可出现不一致性,表明P53蛋白的构型变异不仅来自其编码基因的转录失常,蛋白质自身的变化更是其正常的功能失活的重要机制.地理差异反映病因与致癌机制的复杂性.采用CM-1和pAb1801株mAb检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比用PCR-SSCP分析p53基因变化更能反映人HCC的术后复发与预后.  相似文献   
2.
含CD44 cDNA片段细胞系的构建及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含CD44cDNA质粒PGEX2T和PAZ的单克隆细胞系.并利用此细胞系合成特异的CD44cDNA探针,原位检测肝癌中CD44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常规的质粒转化方法将质粒PGEX2T和PAZ转入DH5菌株中得到单克隆细胞系.并以从此细胞系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法合成CD44cDNA探针.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从DH51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CD44(2v-10v)cDNA(11kb),从DH52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全长的CD44cDNA(18kb),PCR合成的CD44v6cDNA探针长140bp.CD44v6mRNA的阳性检出率:转移高危组为800%(8/10),转移低危组为217%(5/2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从单克隆细胞系DH51和DH52中提取的质粒,经PCR扩增可得到特异的CD44cDNA探针.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鲑降钙素鼻喷雾剂联合碳酸钙D3在预防骨折外固定后废用性骨质疏松(O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赣州市立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降钙素鼻喷雾剂,两组持续用药8周,并随访至骨折后6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废用性OP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4周、8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钙、骨钙素(OC)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废用性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降钙素鼻喷雾剂联合碳酸钙D3可改善四肢骨折保守治疗患者骨代谢,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机体疼痛,降低骨折外固定后废用性OP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高原1 000例藏汉颅骨形态及构成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藏汉族颅骨形态构成比以及藏汉或男女组之间的差异,方法:在西藏高原通过对1000例藏汉头颅CT图象的测量,按照颅骨的宽长比值(宽长比值=宽/长),依据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藏汉族颅骨形态对比经t检验(P>0.05),两组之差异无显著性,男女组之间颅骨形态经t检验(P<0.05),其形态差异有显著性;经方差分析,四组颅型之间除方型颅与不规则颅型之间其宽长比值无明显差异外(P>0.05),长,方和圆形三种类型之间宽长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上述材料说明所测定的数据和分类方法基本可靠,可以用于各种颅骨形态与脑内结构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 36 5 8m高原 ,作者采用成熟家兔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单、双极毁损脑组织 ,并在术后 4h、7d、1 4d取材 ,测定其毁损灶的直径和长度 ,观察病理变化 ,以探讨高原环境下射频热凝毁损参数指标并指导临床手术。结果发现 ,术后 4h毁损灶呈卵圆形 ,病灶中心凝固性坏死 ,直径 (D) :4 .5mm± 0 .35mm ,长度 (L) :4 .0mm±0 .2 5mm ,组织无炭化。术后 7d病灶呈卵圆形 ,病灶中心凝固性坏死 ,(D) :5 .8mm± 0 .4 5mm ,L :5 .4mm± 0 .35mm。病灶周围炎性细胞增生和浸润 ,未见汽化或炭化。术后 1 4d ,部分颅骨…  相似文献   
7.
高原藏汉颅骨形态变化与内囊倾斜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颅骨形态变化与内囊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内囊倾斜角对靶点更正产生的影响 ,以便提供更为精确的靶点的定位数据。方法 :在头颅CT片中直接测量各种颅骨的宽 /长指数并同时测量内囊倾斜角 ,依靠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长、方、圆三类颅形之间的内囊倾斜角分别为 37.70 7± 5 .42 5、39.82 1± 4.34 9和 42 .5 0 7± 4.944 ,其内囊倾斜角正切值分别为 0 .784± 0 .15 0、0 .842± 0 .131和 0 .92 9± 0 .16 3。三类颅型之间的内囊倾斜角以及正切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内囊倾斜角和正切值与头颅宽长比值经直线回归相关分析 ,二者呈完全正相关 (r=0 .30 0 8,P <0 .0 1) ,即颅骨的宽长比值愈大 ,内囊倾斜角也随之增大。在术中靶点更正时每向前或向后移动 1mm ,则靶点接近或远离内囊 0 .84mm。结论 :上述数据可以给术者提供更为精确的影象和手术定位 ,使核团毁损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5月至2001年9月,我们在西藏高原海拔3658米,沸点89.5℃,大气压66.5 kPa,氧分压13.6 kPa,环境温度22℃,空气相对湿度45%的条件下[1],利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5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锻炼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32 P组织间质内照射治疗囊性脑肿瘤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同位素^32P组织间质内照射治疗囊性脑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穿刺直接注入同位素17例,定向穿刺埋囊延期注入同位素5例。结果:随访1-7年(平均4.5年)。22例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CT或MRI显示肿瘤缩小或消失者13例,占59.7%,无变化者5例,占22.1%,肿瘤增大者4例,占18.1%。出现急性脑水肿1例,占4.5%。死亡4例,占18.1%,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结论:^32P组织间质内照射是治疗囊性肿瘤的有效和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