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于大多数手术来说,插管前应用阿片类药物可以减轻机体对气管插管的应激~([1]).由于阿片类药物可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故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时一般不主张使用.然而不用阿片类药物的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后的气管插管可使母体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可能会给产妇带来一定危害,另外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子宫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血流和胎盘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碳酸利多卡因盆腔冲洗联合创口浸润与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F组:手术结束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L组:手术结束用0.35%碳酸利多卡因100ml冲洗盆腔,并用0.87%碳酸利多卡因10ml对腹部创口局部浸润;FL组:联合应用F组和L组的方法。在PACU病房中分别采用舒芬太尼5μg和曲马多100mg补充镇痛,必要时可重复注射。记录术后1、4、8、12、24h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和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口周麻木、眩晕和耳鸣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4hFL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组和L组(P0.05),术后1hL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F组和L组分别有4例和5例患者使用了舒芬太尼,F组有1例使用了曲马多,FL组术后无患者需要补充镇痛。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碳酸利多卡因盆腔冲洗和创口局部浸润联合静脉氟比洛芬酯较单独应用明显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的使用,且没有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加强实习生教学管理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们面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将我们在工作中有关加强临床实习生教育及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气道变化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24h的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和颈围,分析三者与术中气道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关系。结果: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和颈围在术前、术后1h和术后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h麦氏评分(P=0.001)、咬唇试验结果(P=0.003)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麦氏评分、咬唇试验结果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颈围术后1h[(34.18±2.50)cm]、术后24h[(32.98±2.30)cm]与术前[(32.48±2.5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后1h和术后24h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及颈围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h麦氏评分与手术开始后1h、2h气道压及手术开始后1h中心静脉压正相关(P0.05),而术后1h咬唇试验与手术开始后1h、2h、3h气道压及手术开始后2h中心静脉压正相关(P0.05)。结论: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早期气道变化明显,并且这种气道变化可能与术中早期气道压和中心静脉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扩容方案对脊髓-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产妇子宫胎盘循环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脊髓-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为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H组、R组,每组50例。H组产妇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HES);而R组产妇采用乳酸林格液。两组产妇于脊髓-硬膜外麻醉注药前即刻分别快速静脉滴注(同步负荷)HES或乳酸林格液至胎儿娩出,输注速率为0.4mL/(kg·min)。胎儿娩出后即停止扩容,同时根据产妇血流动力学情况常规补液。麻醉前、麻醉后5min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胎儿娩出后,抽取脐动脉和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胎儿的Apgar评分。术中低血压以去氧肾上腺素0.1mg处理。结果:脊髓-硬膜外麻醉后,两组胎儿的脐动脉PI和S/D值均降低(P0.05),而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I值无论是麻醉前后还是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H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R组(P=0.03)。R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高于H组(P=0.001)。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硬膜外麻醉使脐血流阻力降低;与乳酸林格液比较,胶体液同步负荷显著增加子宫胎盘灌注,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作用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B组在手术关腹时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C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P物质浓度及术后镇痛药的应用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后4、6、8、12h疼痛的VAS,A组要低于B组和C组(P<0.05);术前3组血浆P物质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各组的P物质浓度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在术后12h血浆P物质的浓度达高峰;术中和术后A组血浆P物质升高的幅度要小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穿刺前静脉应用氯诺昔康在子宫次全切术中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间接抑制血浆P物质来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脊麻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不同注药速度的布比卡因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探讨注药速度对脊麻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70例,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快速注药组(F组,n=35)和慢速注药组(S组,n=35),F组与S组蛛网膜下腔分别以0.25和0.025 mL/s的速度注射0.5%等比重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一例产妇的布比卡因剂量均为6.5 mg,剂量变化梯度为0.5 mg,感觉阻滞有效定义为局麻药注射完毕后15 min双侧无痛的阻滞平面达T6或以上。若上一例产妇有效,则下一例布比卡因的剂量降低0.5 mg,若上一例产妇无效,则下一例产妇布比卡因的剂量增加0.5 mg,采用Dixon Mood法计算两种注药速度时布比卡因E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 F组布比卡因的ED50及其95%CI为6.17(6.03~6.32)mg,S组布比卡因的ED50及其95%CI为7.23(7.00~7.46)mg,F组布比卡因的ED50低于S组(P<0.001)。结论 局麻药的推注速度是影响脊麻感觉阻滞平面的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注药速度越快,剖宫产手术脊麻时达到相同阻滞平面所需的药物剂量越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硬膜外注射曲马多单独和联合应用的4种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手术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80例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FT组在胎儿娩出夹闭脐带即刻(T1)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关腹膜时(T2)硬膜外注射曲马多100 mg;FF组在T1和T2时点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T组仅在T2时点硬膜外注射曲马多100 mg;F组仅在T2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术后2、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记录术后需要实施补救镇痛的产妇例数及补救镇痛的次数,记录产妇24 h内恶心或呕吐的情况及泌乳发动时间。结果 4组产妇术后2 h的VA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术后4、8、12和24 h FF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而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有7例,T组有4例,FT组有2例术后使用镇痛药,FF组无产妇术后需要补救镇痛,4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 9)。恶心呕吐的发生率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产妇术后泌乳发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54,P=0.657)。结论 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即刻及关腹时分别给予静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