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研究聚焦式滤线栅切割效应常见现象和对图像质量影响,针对分析其消除对策.方法 查阅权威资料结合学校所学知识,临床观察研究,技术人员的探讨.结论 (1)双重偏离在临床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大.(2)预防聚焦式滤线删切割效应的有效方法是保持球管中心线和滤线删中线垂直、重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小剂量测试技术在高危胸痛患者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胸痛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肺动脉CTA检查。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26例。A组行小剂量测试技术扫描,B组患者行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扫描,对两组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扫描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扫描成功率为73.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肺动脉CT值、肺静脉CT值、升动脉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各项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胸痛患者肺动脉CTA中应用小剂量测试技术可获得清晰图像,扫描成功率高,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X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19例,对患者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的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头颈的交界部位有骨性突起,其中13例患者呈现"手枪柄样"畸形,17例患者的股骨颈α角显示有异常,8例患者有股骨头颈偏距的减少指征,10例患者有中心边缘角的增加,角度均超过40°,5例患者呈8字征,同时其髋臼指数不超过0的患者7例,其中9例患者有股骨颈疝窝,14例患者有髋臼缘的增生硬化,5例患者有髋臼缘游离骨赘。结论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具有很多特征性的表现,其操作简单,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囊肿(HHC)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分析106例HHC患者的上腹部增强CT,观察其临床特征、囊肿的直径、所在肝段、CT值等,并以109例无合并原发性肝癌的肝硬化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 结果 与无合并肝癌的对照组比较,HHC组的年龄偏大(P=0.039)、肝炎合并比例高(P=0.036)且肝硬化病程长(P=0.043);HHC组的囊肿为2~9个,而对照组为1~5个,两组的囊肿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组患者囊肿直径3~11 cm,而对照组为2~6 cm,两组的囊肿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T值多在15 Hu以内,而HHC组约半数超过15 Hu,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组的囊肿病灶总体以右半肝为主,尤其是S6段及S8段偏多,左半肝则以S3段偏多;对照组患者囊肿病灶以左半肝为主,尤其S3及S4偏多,两组的囊肿肝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72,P=0.011)。 结论 年龄、肝炎、肝硬化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肝囊肿的危险因素;多发、右叶多见、直径大、易发生坏死,是HHC患者的囊肿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aastrup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2月间250例Baastrup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行腰椎DR检查,其中54例加做腰椎MRI检查,19例加做腰椎螺旋CT检查,共有12例同时进行三种检查。结果 Baastrup病患者腰椎棘突相互靠近、撞击致相对缘骨质增生、硬化,棘突呈杵状增粗,相对面变平,甚至形成假关节,关节面下可见囊状低密度区;MRI T2WI序列可表现为棘突间高信号改变或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患者有程度不等腰背部疼痛病史,受累棘突有固定压痛。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人,多数伴有腰椎退行性改变。结论 Baastrup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正确认识此征象,有助于解释下腰部疼痛并指导临床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12例AIH患者,全部行平扫及增强扫描,运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CT血管成像采用双低剂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CT血管成像检查的9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研究过程中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45例/组。观察组患者检查时的管电压为80~100kV,图像行iDose4迭代算法重建,对比剂碘海醇为300mgI/ml;对照组患者检查时的管电压为120kV,图像行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对比剂碘海醇为370mgI/ml。对两组有效辐射剂量以及碘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对比剂碘摄入量少于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在行CT血管成像检查时选择双低剂量技术可在保障图像质量和目标血管CT值的基础上,减少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64层螺旋CT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造影检查,观察组予以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率为94.44%,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在50%-75%之间的准确率为75.00%,判断冠状动脉狭窄75%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6.67%、66.67%和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预后情况评估中具有比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便于有效判断患者预后冠状动脉狭窄状态,有利于及时且正确的进行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