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形态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胃镜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CT征像、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大于40岁的人群比例较高,达70%.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以上腹痛和上消化道出血为主.CT征像表现为局限增厚型、局限肿块型、弥漫增厚型和未见异常型.胃镜缺乏特异性表现,形态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溃疡型、肿物型和小结节型等.难于同胃癌等其他胃部疾病鉴别.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和CT征像均缺乏特异性.胃镜下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胃镜下多点取材和深度活检可提高胃镜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王海莉  吴少天  耿方方 《中医学报》2020,35(8):1643-1645
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本质突出体现在"辨证论治"理论和实践之中,而"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证"是临床中医对疾病本质把握的集中体现,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证"对疾病本质的把握不是机体局部器质性改变的认知,而是对疾病状态的把握。"证"的核心是病机,病机反映着疾病发生发展的状态。病机的生动性、动态性和整体性充分体现着以"证"为核心的中医临床理论的鲜明特色。临床治疗中,"证"使"施治"有的放矢,是制定治则的纲领,也是选方遣药的依据。通过"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状态和转归,为疾病的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