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全身大汗、烦躁不安,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50/100mmHg,痛苦面容,呼吸平稳,头面部潮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病死率高。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既不常见也不罕见的疾病,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均曾误诊,特报告如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支持模式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4例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BiPAP模式呼吸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R、SBP、SpO2及PaCO2治疗组分别为(94.0±18.2)/min、(126.0±11.4)mmHg、(93.0±8.2)%和(36.0±6.5)%,对照组分别为(109.0±17.6)/min、(104.0±9.5)mmHg、(84.0±9.7)%和(49.0±11.3)%,治疗组患者HR、PaCO2低于对照组,SBP、SpO2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1.9%,对照组为78.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支持模式能够改善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左心功能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和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具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80例及未发现冠脉病变36例作为对照,根据其动态血压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比较不同狭窄程度,不同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的稳定性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结果: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及病变冠脉支数的增加,AASI的值增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AASI值比正常对照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大,差异显著。结论:冠状动脉患者AASI升高表明冠脉的病变范围比较大,程度重,而且不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在无创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通气治疗,以无创通气治疗7d或改为有创通气为研究终点,观察患者的近期预后。根据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52例)和死亡组(18例),根据患者是否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无创通气组(61例)和有创通气组(9例)。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6h后血清pro-BNP、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ro-BNP、动脉血乳酸、初始碱剩余(BE)水平、APACHE Ⅱ评分及治疗6h后碱剩余差值(6h△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h后,死亡组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血LCR显著低于生存组(均P<0.05)。治疗6h后,有创通气组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无创通气组,血LCR显著低于无创通气组(均P<0.05)。血LCR>40%的患者中生存组占84.62%,≤40%患者中生存组占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LCR>40%的患者改为有创通气占22.22%,≤40%患者中改为有创通气占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LCR与无创通气治疗的疗效呈正相关(r=0.506,P=0.025),血清pro-BNP水平与无创通气治疗的疗效呈负相关(r=-0.306,P=0.017)。结论:治疗6h后LCR、血清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无创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7d内预后,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改为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6.
马卫武  杜桂青  韩洪玲  董敏 《临床荟萃》2010,25(18):1641-1642
例1,男,51岁,因持续胸痛、大汗2小时,于2005年9月4日上午10时人院。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口唇无发绀,双肺无哕音,心率81次/min,律整,心音低钝,无杂音。心电图示:V1~5ST段弓背上抬0.15~0.5mV。初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吗啡镇痛,顿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等处理,入院后15分钟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患者意识不清,抽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瑞替普酶溶栓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分组治疗。结果溶栓后90min内瑞替普酶溶栓组临床判断再通率为81.81%,而尿激酶(UK)溶栓组为44.4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应用瑞替普酶及时溶栓能够保持较高的溶栓再通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疾病,并且是心脑血管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子,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危害性,包括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脑卒中。此外,简要介绍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凶险,可致室颤猝死。如抢救及时,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现就我科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对血气指标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干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镜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副损伤。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