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u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IV型胶原(collage typeⅣ,CIV),对患者的肝纤维化进行分期(SO~S4期),按照患者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组,检测血清25(OH)D3并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患者血清25(OH)D3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指标随着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与CIV随着肝纤维化程度水平升高,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升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CHB炎症活动度(r=-0.772)、肝纤维化程度(r=-0.727)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25(OH)D3水平降低提示患者体内炎症活动加剧、肝纤维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3.
4.
血清HBV DNA阳性是HBV感染、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本试验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对传统的HBV血清标志物(HBVM)进行进一步评价及探讨两者间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1996年6~7月门诊和住院HBV感染者共312例,年龄5~76岁,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nis large surfaceproliein HBV-LP)存在于感染性颗粒(Dane感染)和亚病毒管状颗粒上,是病毒形成完整外膜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HBVLP中前S区抗原在乙肝发病机制、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乙肝表面抗原前S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将HBV-LP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临床检测与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性测定S/CO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性测定S/CO(标本吸光度/临每界值)值与定节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血清,绘制标准曲线,建立方程。结果S/CO值与定量测定值呈曲线正相关,转换方程式为Y=8.9118&#215;e^0.1774X。S/CO计算值与实测值组内相关系数为0.934。结论乙肝病毒表而抗体含量可通过定性S/CO值推算,适用于基层未开展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较高,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的主要手段。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是判断机体对HBV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指标。2011年9~12月,我们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sAb测定,探讨ELISA定性试验中样本的吸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GP73)及AFP-mR-NA联合检测在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75例血清、其中肝细胞癌患者73例(HCC组)、肝硬化患者41例(肝硬化组)、慢乙肝患者36例(慢性肝炎组)、正常人25例(正常人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P73,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用亲和吸附离心法检测AFP-L3,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AFP-mRNA外周血的表达。结果 AFP、AFP-L3、GP73及AFP-mRNA在HCC组的含量与肝硬化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ROC曲线评价,AFP、AFP-L3、GP73及AFP-mRN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859、0.816、0.762,敏感度分别为54.79%、76.71%、80.82%、53.42%,特异度分别为79.41%、95.10%、82.35%、99.02%,四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提高达95.8%,特异度为95.0%。结论 AFP、AFP-L3、GP73及AFP-mRNA四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AFP、AFP-L3、GP73和AFP-mRNA的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9.
王英超  张敏  李永勤  耿坤静 《肝脏》2012,17(8):570-571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应用人工肝治疗方法之一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3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应用血浆置换80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安全性及可行性,另有31例病情相近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人工肝治疗组患者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达96.25%.血清胆红素平均降低55.38%,2个月存活率比对照组高24.52% (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 5%,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即刻严重并发症及应用血制品引起的重叠感染,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血浆置换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HBV DNA、PreS1Ag和HBV-M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临床作用。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在不同阶段分别采集血样,进行HBV-LP、HBV DNA、PreS1Ag和HBV-M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前,HBV 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reS1Ag、HBeAg阳性率(P<0.01),而HBV-LP和H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后,不同治疗阶段PreS1Ag、HBeAg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和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HBV-LP阳性率,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前HBV-LP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最高(均为100.00%),治疗后12个月时,HBV-LP的灵敏度最低(94.28%)、特异性最高(52.94%)。结论联合检测HBV-LP和HBV-DNA对抗病毒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