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和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差异,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5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选取同期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0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做对照.结果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乳头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水平、软组织侵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三阴(ER,PR,HER2均为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闭经状态、发病侧别、淋巴结转移个数、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及局部复发和远处器官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16~ 75个月),3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4.3%.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呈现侵袭性生长方式的少见乳腺癌类型,具有嗜淋巴特性和易发结外软组织侵犯的特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高表达激素受体,三阴乳腺癌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精神病人凶杀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就精神病人凶杀行为与精神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能力问题.结合近10余年38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以便对凶杀的防范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正确认识肿瘤形成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及维持肿瘤不断生长的内在因素,对于我们寻找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是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而放疗、化疗则能杀死肿瘤中大部分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但这并不能彻底治愈癌症,很多患者最终还是会死于复发、转移。这提示我们可能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肿瘤的根源。癌干细胞假说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开启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篇章,是对癌症本质观念的一种突破。这一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干细胞样的癌细胞亚群,它可作为维持肿瘤的源泉,能够分化为肿瘤的大部分细胞,并使肿瘤具有异质、增殖、浸润等特性,这一细胞亚群也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癌干细胞理论为我们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近些年很多研究已证实相应器官中癌干细胞的存在。研究者通过数种目前公认的实验方法分离和鉴定出癌干细胞,为癌干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丰富和发展了癌干细胞理论。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酒中毒伴发精神障碍,是由于过度饮酒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个性改变和智能衰退.本文对51例酒中毒伴发神经障碍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