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中,膝关节屈曲畸形较为常见,股骨髁上截骨术是矫正此畸形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法,而手术的成功很大部分取决于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康复护理。1989年10月-2005年12月本院共对186例屈膝畸形患者行股骨髁上截骨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癌症的诸多治疗手段中,化疗是肿瘤治疗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紫杉类药物的问世被称为肿瘤化疗的重大突破。它是高效广谱抗肿瘤的药物,其代表药物是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紫杉类药物主要用于实体瘤,对肿瘤联合铂类治疗总有效率为20%-47%。由于其广泛的抗肿瘤效应以及与其他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且疗效确切,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主要毒性反应为:①骨髓抑制;②超敏反应:为最严重毒性,发生率为39%,多数是Ⅰ型变态反应,常见于用药后10-20min;③神经系统:60%患者有感觉轻度四肢麻木;④约55%患者用药后关节、肌肉疼痛。2005年6月我科1例肺癌患者,单用紫杉醇化疗时出现超敏反应,经抢救和精心护理,所有中毒症状消失,生命体征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BL联合小讲课的教学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单元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病区轮转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规培生、研究生、本科实习生共8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BL+小讲课组(观察组)和小讲课组(对照组)。经1个月实习结束对两组实习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学员完成自我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师完成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学员年龄无差异,性别、学历构成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94.8±5.9分,临床操作中呼吸球囊的使用95.3±4.9分、无创呼吸机操作92.5±7.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动手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提升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6±3.3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的教师更喜欢CBL+小讲课的教学模式。结论CBL联合小讲课教学模式可以提高RICU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都更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虎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气道重塑、MMP-9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五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FEV1%、PEFR、MMEF)、支气管黏膜基底膜厚度(TRBM)、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MMP-9及TGF-β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FEV1%、PEFR、MMEF、TRBM、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MMP-9及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FEV1%、PEFR及MMEF水平均显著升高,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TRBM、MMP-9及TGF-β_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FEV1%、PEFR及MM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TRBM、MMP-9及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 00%(36/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虎汤联合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支气管上皮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TRBM、MMP-9及TGF-β_1水平,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在临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疆中青年呼吸医师沙龙是由新疆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新疆中医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共同发起的以新疆中青年呼吸医师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其宗旨是通过专家讲座、临床病例讨论、学科进展交流来促进新疆各医院呼吸专业医生相互分享、相互学习,促进呼吸专业的学术交流。沙龙每年举办3~4次,每次以1个主题为研讨方向,自2013年开始共举办了3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值及其与肺功能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AE-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族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完成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吸烟史及哮喘史的调查问卷,采用瑞典耐尔斯(NIOX)一氧化氮测定仪检测FENO记录肺功能检测数值,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 (1)70例AECOPD患者平均FENO值为(26.4±16.64)ppb,最小值为7.1ppb,最大值为99.6ppb;(2)不同年龄组FEN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FENO值逐渐降低;(3)不同体质指数组间FENO值无差异(P>0.05),但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FENO值随之降低;(4)不同级别的肺功能患者FEN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肺功能的逐渐下降,FENO值随之降低;(5)FENO值与年龄(γ=-0.111,P=0.047)、BMI(γ=-0.098,P=0.042)及FEV1/FVC%(γ=-0.002,P=0.044)呈负相关。结论 FENO测定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镜手术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回顾性真实世界评估参麦宁肺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17日至2020年12月4日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参麦宁肺方治疗组(参麦组)223例,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连花组)132例,连花清瘟胶囊+参麦宁肺方治疗组(联合组)201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4、IL-6、IL-10、IL-17、淋巴细胞、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新冠病毒核酸CT值及临床分型转重率的变化。结果 参麦组、连花组、联合组患者年龄、吸烟无差异,临床分型分别以无症状型(91.48%)、普通型(55.30%)、无症状者(65.67%)为主。炎症因子:治疗前IL-10、IL-17三组无差异,参麦组IFN-γ和IL-4最低,联合组IL-6最低,治疗第7天三组患者IFN-γ均较治疗前下降,参麦组下降最明显;IL-6在参麦组、联合组增高,连花组下降;IL-10在参麦组和联合组下降,联合组变化不明显;三组患者经治疗后IL-4、IL-17均有下降趋势。淋巴细胞和特异性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参麦组较连花组和联合组高,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三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参麦组上升趋势最明显;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计数参麦组高于连花组和联合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CD3+T、CD4+T、CD8+T细胞数均有下降趋势,而连花组、联合组CD3+T、CD4+T、CD8+T细胞均有上升趋势;治疗前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参麦组和联合组较连花组浓度低,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联合组IgM、IgG抗体浓度增长较连花组缓慢,治疗第14天,参麦组8.58(2.95, 17.75)IgG抗体浓度最低。病毒核酸检测CT值和转重率:三组患者新冠病毒OR基因CT值治疗前后均无差异,治疗第7天连花组较参麦组、联合组N基因CT值增加;共30例患者临床分型转重,连花组转重率7.58%最高,联合组6.97%居中,参麦组转重率最低2.69%。三组患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参麦宁肺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安全有效,可能与增强固有免疫、减缓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基础实验的探索与验证。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创建等级医院护理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根据评审细则,制定各项质控标准进行检查、监督,并遵循质控委员会的制度,采取主任—组长—工会扇形组织管理形式,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工作,并总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护理学科静脉输液技术最新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是经肘部的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高弹亲水性硅胶导管,使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置管术。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月共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术6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