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进一步激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现状和研究进展,重点从工作资源配置、签约服务内容优化、团队绩效考核机制探索、签约服务医保支付方式转变、签约服务意愿和满意度5个方面进行阐述。虽然目前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医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签约服务认可度较低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注重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加强区域医疗服务协同、优化签约服务内涵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背景 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有赖于政府的政策驱动。在卫生领域中,政府通过设计和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推动改革,因此,政策工具可被视为解读医改进程的最佳场域。目的 对中央政府和焦点示范医改省市颁布的30份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探寻其中的特点与盲点,从而为优质卫生资源有效下沉提供良好指引。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2月我国发布的30份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相关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激励政策分析”为关键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中国改革信息库等渠道进行检索,并基于政策分类框架、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及政策作用靶点3大维度解析。结果 150个文本单元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多,占61.3%(92/150),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24.7%(37/150),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比例较低,仅占14.0%(21/150)。环境型政策工具中,体制机制与法规管制相比其他工具应用更为频繁,分别占22.8%(21/92)与21.7%(20/92)。供给型政策工具中,培训帮扶与信息平台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2.4%(12/37)和27.0%(10/37)。需求型政策工具中,传统医药服务政策工具仅占需求型工具的14.3%(3/21)。此外,双维度下,政策条目多集中在诊断治疗(60.0%)方面,其次是预防筛查(33.3%),涉及最少的是康复保健阶段(6.7%)。结论 当前促进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政策仍存在以强制类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与公众的健康需求契合性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互动性弱和政策工具间缺乏优化互补等核心问题。建议从适度弱化或降低强制类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增加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频率、探索政策工具间的优化组合、政策工具应与实际应用时空场景相耦合等方面进一步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系统视域下对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共生网络进行隐喻,旨在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和进一步深入探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运行规则。基于生态理论框架与社会仿生研究范式,本研究识别和总结了医联体共生网络的4个内在特征属性,分别是集约共生、动态博弈、自适应性及网络开放性,并阐释了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形成、循环、共生及治理机制。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医联体实践发展进程,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尊重系统内主体多样性、强调主体间错位发展及正视系统主体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加拿大卫生服务整合的文献和政策文件,归纳了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和魁北克省的卫生服务整合实践及方式,包括卫生组织机构间整合、卫生服务团队整合以及一系列卫生服务整合,并总结组织机构间整合的促成因素和阻碍因素以及具体的整合策略。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我国在推进卫生服务整合过程中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基层卫生服务的网络式管理与组团式服务,将重点人群和特定疾病的卫生服务整合视为战略重点,发挥护士在卫生服务整合中的助推作用,建设有利于整合的卫生信息系统,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并弥合割裂的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方便、综合、连续的整合型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黑龙江地区农村居民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疾病信念持有与疾病防治行为现状,并分析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地域空间分布,于2016年8—12月间,抽取黑龙江省5个县(市)共计30个自然村的1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问卷、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与肺结核防治行为问卷等。共发放1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1份,有效回收率为85.5%。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调查样本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信行”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居民肺结核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6.0%(3105/47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同等学历、人均年收入≥1.2万元及不吸烟的农村居民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更高[知晓率分别为57.4%(221/385)、57.5%(348/605)、55.2%(34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0.80、14.24和4.0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同等学历者(以未上学为参照,OR=2.13,95%CI:1.31~3.44;P=0.002)、人均年收入≥1.2万元者(以人均年收入<1.2万元参照,OR=0.69,95%CI:0.52~0.91;P=0.010)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更高。描述性分析显示,刻意疏远肺结核患者的农村居民有319名(33.9%),主动了解肺结核知识的农村居民有606名(64.4%),主动为他人讲解肺结核知识的农村居民有580名(61.6%)。 结论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结核病防治部门应重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农村居民进行精准的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仿生范式,本研究将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框架下的组织结构、活力及稳定性三维度引入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共生网络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在遵循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演绎出了以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稳定性、活力、外部环境及服务效能6个构念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融合组织免疫、组织适应性、生态位、信息资源共享等理论基础,结合医联体的实践与探索,赋能各项指标要素相应含义特征,以期更好地帮助解读和评价中国当下的区域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健康态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建设在各地持续深入推进,医联体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基于文献和资料分析,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医联体实践与理论研究现况,重点阐述了我国区域医联体的联盟组织形态、内部运营管理、外部多元主体和环境支持现况,以及发展中的局限性。本文立足于多元视角对区域医联体联盟的治理结构、竞争与合作方式、健康促进与医疗服务改善,以及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组织间利益与分歧相交织的各要素进行剖析,以期进一步推动集服务、责任、合作、利益和管理于一体的区域医联体联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