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CT在周围型肺阻塞(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01~2018.01间收治94的疑似PE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扫描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LungPBV及LungVessels处理,观察CTPA、CTPA+LungPBV、CTPA+LungVessels对全部栓子的检出效果,并计算LungPBV、LungVessels与CTPA在周围型PE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分析94例研究对象CTPA、LunPBV、LungVessels图像,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共确诊32例患者为周围型PE,检出率为34.04%,分析32例周围型PE患者1920支血管,发现172支栓塞肺动脉,其中55支为段动脉、89支为亚段动脉,28支为亚段以下动脉;单纯CTPA共检出152支(88.37%)栓塞肺动脉,CTPA+LungPBV共检出162支(94.19%),CTPA+LungVessels共检出167支(97.09%);LungPBV检查与CTPA在诊断PE中的一致性为84.74%;LungVessels检查与CTPA在诊断PE中的一致性为80.23%。结论LungPBV能有效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LungVessels可通过碘含量有效显示肺动脉栓子,LungPBV与Lung Vessels软件结合CTPA均能有效提高周围型肺栓塞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观察寰枢关节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影像学解剖,了解寰枢关节的功能特点,为异常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选取6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体位选择为中立位、最大限度的左旋转位、最大限度的右旋转位,然后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VR重建,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正常中立位,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基本对齐。轴位53例枢椎齿状突位于寰椎前弓后方的中间位置,两侧距离对称。7例寰齿侧间隙不对称。左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右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结论:颈椎在不同的旋转功能状态下,以寰枢侧关节移动为主,以寰齿关节移动为辅,正常情况下,寰齿侧关节间隙可以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X线摄影当中,五官各部位是全身最难掌握的摄影技术,尤其是乳突、茎突、视神经孔等部位,其投照角度、体位及头颅前后径、横径[3]与投照部位的中心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往往因辅助设备的落后,给X线摄影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攻关小组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了五官X线摄影定位器,解决了五宫X线摄影的难题,为传统的五官X线摄影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已在省内5家医院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器械已通过省内专家会议鉴定,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兹介绍如下。1五…  相似文献   
5.
关于包裹性胸腔积液分型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科书中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定义是 :胸膜炎时 ,特别是化脓性胸膜炎时 ,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发生粘连 ,将积液局限在胸腔的某个部位。但关于包裹的程度分类没有说明。本人通过对普通X线观察 ,根据包裹的程度、范围、部位 ,将包裹性胸腔积液分为 3类 :即完全性、不完全性、叶间纵隔性。这样分型能给临床医师穿刺定位提供准确的资料 ,现将分型予以说明。完全性的包裹性胸腔积液[1 ,3]工作中常遇到肺底包裹性积液、侧胸壁包裹性积液和前后壁的包裹性胸腔积液。只要在胸部透视时摆一下体位 ,如 :肺底积液时 ,横隔升高 ,最高点在外侧 1 / 3处。膈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对比造影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并经胃镜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例的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征像。结果:十二指肠钡剂反流提示幽门管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与慢性胃炎特别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变明显相关,本组67例均有十二指肠钡剂反流。结论: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结合慢性胃炎的其他X线征像可提高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和120例胃炎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螺旋CT常规扫描结果显示,肿块周边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动静脉期均呈明显的均匀强化。试验组患者的BF、BV和P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TT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有效判断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SCT与MR-DWI在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分期与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经确诊结直肠癌的106例患者的MSCT、MR-DW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MSCT、MR-DWI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分期(N分期)、转移(M分期)的临床价值。结果MR-DWI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MSCT,但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MSCT(P<0.05);且MR-DWI诊断M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SCT(P<0.05)。结论较MSCT,MR-DWI诊断结直肠癌N分期、M分期或具更高准确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观察寰枢关节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影像学解剖,了解寰枢关节的功能特点,为异常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选取6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体位选择为中立位、最大限度的左旋转位、最大限度的右旋转位,然后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VR重建,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正常中立位,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基本对齐。轴位53例枢椎齿状突位于寰椎前弓后方的中间位置,两侧距离对称。7例寰齿侧间隙不对称。左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右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结论:颈椎在不同的旋转功能状态下,以寰枢侧关节移动为主,以寰齿关节移动为辅,正常情况下,寰齿侧关节间隙可以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