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焦虑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学校508名本科生进行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9.03%,不同年级学生在SAS焦虑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焦虑情绪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父母文化程度、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应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加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据目标人群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着重塑造健康的性格,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改善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其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实效性,必须增强时代意识、阵地意识和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本科生509名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为22.40%和9.0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情绪症状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应该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以防止或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公务人员个性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量表对沈阳市220名公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务人员在14项个性因素上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公务人员个性因素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较小,尤其次级因素无显著差异;从事与WTO相关工作公务人员的一些个性因素尤其半数次级因素显著优于从事与WTO无关工作的公务人员。结论沈阳市公务人员总体个性特征优于常模,尤其从事与WTO相关工作的公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阿片类依赖者认知能力的改变,并探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男性阿片类依赖者和42例男性健康者实施了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结果:阿片类依赖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汉字快速比较和无意义图形再认(P<0·05)、数字快速拷贝和双字词再认(P<0·01)、心算效率和数字工作记忆广度(P<0·001)等成绩明显降低。结论:阿片类依赖者认知能力明显受损;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对评价阿片类依赖者的认知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ARS期间应激状态下医学院校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采取危机干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和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 ,对 40 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 - 90筛查学生心理问题阳性率为 60 .0 %;4种气质类型中抑郁质组各种心身症状最多 ,胆汁质组次之 ,且 2组学生SCL - 90各项评分均高于常模 (P <0 .0 5) ;粘液质组、多血质组SCL - 90大部分评分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应激状态下 ,抑郁质组、胆汁质组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学校509名本科生进行抑郁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40%。不同年级学生在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改善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中;正处于知识能力成熟、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人格逐渐成熟、意志发展迅速的青年期[1].为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程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2007年11月对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在校生的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成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三所高校近三年来213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者进行观察、晤谈、随访;对34例适应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咨询、分析和归纳。结果: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角色适应等三个方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历史文化、应激因素和个人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应大力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教学和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826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47%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较多的是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与敌对;在各因子得分均值上男生敌对高于女生,临床英语班在躯体化和抑郁高于其它专业,二年级各项普遍高于其它年级,且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生源地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多。结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心理问题较多的低年级组,要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