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素(MTL)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中药组、韦氏整脊手法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采用口服加味理中汤、韦氏整脊手法以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各组患者6周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的症候疗效,用ELISA法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胃动素(MTL)及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变化,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中药内服联合手法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1. 8%,高于中药内服组(84. 9%)和手法治疗组(80. 0%),(P0. 05);患者血清MTL含量高于中药内服组和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CK含量则低于中药内服组和手法治疗组(P0. 05)。结论:加味理中汤联合韦氏整脊手法可通过促进血清胃动素的分泌和抑制胆囊收缩素的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小学的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提供参考。 [方法] 2018至2020年,采用分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5个市24所小学抽取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情况和学生态度,并进行描述分析,健康教育和文化传播影响评分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最终调查24所小学(18所主动开展活动小学、6所自主阅读教材对照小学)的小学生2 889人,男女性别比1.14:1。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后,活动学校五、六年级在实际活动频次、期望活动频次、实际活动形式、期望活动形式、活动参与者和期望参与者等方面均优于仅自主阅读教材的对照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学校在健康知识和文化传播效果方面得分高于对照学校(P<0.01)。学生参与意愿、家庭支持意愿、活动吸引力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生参与意愿90.37%,家长支持意愿72.49%。学生最期待校外人员组织6次以上实用知识技能类的活动。[结论]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小学教师、医护人员、高校教师及研究生等的积极参与下,获得了较高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传授实用且丰富的健康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大鼠任督二脉皮温的影响,探讨背俞指针防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贲门钢圈固定法建立GERD大鼠模型。治疗组予以背俞指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灌胃,连续14 d。治疗第1、7、14天检测大鼠任督二脉均温及穴位皮温变化。结果:①任督二脉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皮温检测: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各组中脘穴、关元穴皮温明显升高(P0.05),其余4穴皮温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穴位皮温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除命门穴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5穴皮温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14天,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对照组各穴位皮温均明显升高(P0.05)。②任督二脉红外热均温检测: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各组任脉均温明显升高(P0.05),督脉均温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任、督脉均温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任脉均温、督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4天,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对照组的任、督脉均温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任督二脉皮温的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相关,GERD大鼠任督二脉穴位皮温较正常大鼠低,背俞指针疗法可提高任督二脉皮温,提示背俞指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任督二脉经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