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生物标志物血浆miRNA-497在小儿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86例小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研究组(n=111,无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n=75,心肌损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浆miRNA-497和常规心肌损伤实验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钙素原(PC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miRNA-497对于小儿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且经Pearson法分析血浆miRNA-497与c Tn I、CK-MB、LVEF和CRP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浆miRNA-497(1. 61±0. 55 vs. 4. 35±0. 63)、cTnI(0. 06±0. 01 ng/ml vs. 4. 37±0. 51 ng/ml)、CK-MB(20. 36±5. 72 U/L vs.35. 78±4. 17 U/L)、PCT(12. 69±1. 15μg/L vs. 18. 36±1. 87μg/L)、CRP(140. 57±9. 38 mg/L vs. 171. 36±10. 28mg/L)均低于对照组,且其LVEF(56. 89%±2. 36%vs. 37. 52%±3. 2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血浆miRNA-497的心肌损伤诊断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K-MB(0. 935 vs. 0. 769)(P 0. 001),与c Tn I(0. 935 vs. 0. 944)的AUC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血浆miRNA-497的最佳阈值为2. 09时,其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 8%、97. 2%。经Pearson分析,血浆miRNA-497与c Tn I呈正相关(r=0. 715,P 0. 001),与LVEF呈负相关(r=-0. 692,P 0. 001)。结论 血浆miRNA-497有可能会作为小儿脓毒症心肌损伤诊断指标,该指标与c Tn 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且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表现出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纯乳房早发育和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为预防性早熟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专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性早熟女童84例,其中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和中枢性性早熟组;根据国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分类方法,将性早熟组女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另选取80例健康女童为对照组。记录并统计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骨龄(BA);骨龄与生活年龄比值(BA/CA)、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峰值(P-LH)、促卵泡雌激素峰值(P-FSH)、血清雌二醇(E2)水平,采用25-(OH)D水平评价维生素D水平。结果 性早熟组女童血清25-(OH)D水平为(53.02±20.64)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女童[(74.32±14.30)n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P<0.05);中枢性性早熟组女童25-(OH)D水平[(36.09±11.83)nmol/L]低于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55.29±23.0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5)。25-(OH)D不足组与25-(OH)D缺乏组骨龄(BA)、实际年龄(CA)、BMI-SDS、身高SDS、体重SDS、LH、FSH基础值、E2、P-LH、P-FSH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不足组P-LH[(30.31±13.45)U/L]和P-FSH[(22.66±7.70)U/L]与25-(OH)D正常组P-LH[(10.67±9.34)U/L]和P-FSH[(17.12±9.2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3.127,P<0.05);25-(OH)D缺乏组P-LH[(32.39±14.56)U/L)]和P-FSH[(25.09±10.56) U/L]与25-(OH)D正常组P-LH和P-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5、5.242,P<0.05)。 结论 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水平减低,且维生素D水平与性早熟的发生及进程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小五味子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痰上清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儿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苏黄止咳胶囊,3~6岁,1粒/次; 6~12岁,2粒/次,3次/d;配合推拿手法治疗,1次/d。观察组63例,采用小五味子汤加减内服和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10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10 d进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咳嗽症状积分和风邪伏肺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检测治疗前后痰上清白细胞介素-8(IL-8),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物质(SP)和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5 d和治疗后10 d咳嗽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和风邪伏肺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 513,P 0. 01);观察组咳嗽消失率57. 81%,高于对照组的38. 98%(χ~2=4. 356,P 0. 05);观察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LCQ问卷各维度和L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儿痰上清液中TNF-α,IL-8,IL-4,CGRP和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小五味子汤加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患儿可减轻咳嗽症状,缩短咳嗽病程,提高咳嗽消失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并能起到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降低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海伶 《海南医学》2012,23(23):138-139
丙戊酸钠为广谱抗癫痫药,是癫痫治疗的一线药物,对大多数发作类型都有较好的疗效,故临床使用的频率较高.本文介绍1例因过量服用丙戊酸钠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腹泻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采取对症的方法及时补液、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0.05);比较两组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及出院时间,治疗组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及出院时间均优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推拿联合妈咪爱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罗海伶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45-1546
目的 探讨小儿恙虫病临床特征并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35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儿均有发热,均发现有焦痂或溃疡;外周血象<4.0×109/L以下者9例,血红蛋白<90g/L者26例,血小板<100×109/L者23例;变形杆菌OXK凝集效价阳性率54.29%;肝功能损伤33例;心肌损伤11例;并发脑炎7例.治疗效果:痊愈31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 恙虫病可累及肝、肺、心脏、血液、神经等器官、系统,外斐反应阳性率不高,作为诊断或排除本病的可靠性有限.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焦痂或特异性溃疡是确诊恙虫病的最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