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 (Loop-mediated amplification, LAMP) 十三联检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深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样本122例, 分别采用LAMP技术、病原体分离与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 技术检测病原体, 应用SPSS软件及Kappa检验将检测结果按标本类型、年龄段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 痰液病原体阳性率 (55.56%) 高于肺泡灌洗液阳性率 (46.88%) , 病原体种类分别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ASA) 和肺炎支原体 (MP) 为主 (P<0.05) ;高年龄段 (≥60岁) 以检出MASA为主, 而低年龄段 (≤20岁) 以检出MP为主 (P<0.01) ;LAMP十三联检阳性检出率 (50.00%) 高于病原体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36.67%) , 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 (Kpn) 和鲍曼不动杆菌 (CSAB) 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 (Kappa>0.4) , 而其它病原体阳性结果的一致性较低 (Kappa<0.4) ;LAMP与实时FQ-PCR法对MP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Kappa>0.7) .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LAMP十三联检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特异及病原体覆盖面广的优势, 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呼吸道标本类型及检验方法不同, 其病原体检验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各具优缺点, 需要临床医生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