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伴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治疗56例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并假刺激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辅助低频(0.5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组(rTMS组),并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视觉模拟评分(VAS)、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量表(KPP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15.398,P=0.000)和KPPS评分(F=13.483,P=0.001)低于治疗前,其中KPPS量表仅骨骼肌疼痛(F=8.245,P=0.008)、慢性疼痛(F=7.376,P=0.007)和神经根性疼痛(F=3.156,P=0.008)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治疗后rTMS组VAS评分(F=6.237,P=0.045)和KPPS评分(F=343.872,P=0.000)低于对照组,其中KPPS量表仅骨骼肌疼痛(F=7.145,P=0.020)和慢性疼痛(F=6.325,P=0.014)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rTMS组出现短暂性血压升高(1例)和短暂性头痛(1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2/28)对0(0/28);校正χ2=0.519,P=0.471]。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疼痛疗效确切,尤以缓解骨骼肌疼痛和慢性疼痛效果最佳,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安全性良好,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病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22例,短暂性脑缺血(TIA)12例),29例出血性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IL-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P<0.05),TIA组略低于正常,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2含量降低提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并可能存在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沙鼠前脑短暂性缺血再灌注后,HSP20与EPO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和保护机制,并评估它们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45只健康雄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其中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4个亚组:6 h组,1 d组,3 d组和7 d组.予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再通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沙鼠前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20和EPO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沙鼠前脑组织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组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可见胶质细胞肥大、增生,细胞和细胞间质水肿,神经元坏死.免疫组化染色: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20及EPO的表达均上调,于第三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至7 d时仍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且两者的表达趋势相同呈正相关(r=0.777,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的沙鼠脑组织中HSP20及EPO表达均升高并可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用终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检测AL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AL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25-35组中PC12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ALR mRNA在Aβ25-35组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W 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ALR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致AD模型中表达减少,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国外有1篇文献报道了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与表达。由于关于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献较少,国内对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 方法:提取SD大鼠海马组织RN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心脏取血,吸取血清作为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观察: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构建。②pET28a-ALR重组体酶切鉴定。③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结果与结论:双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条带,其大小分别为5.3 kb和0.4 kb,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ALR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9 ku纯化的融合蛋白。ELISA测定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 1∶2 000,说明抗体与纯化的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有较高的效价,可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纯化了抗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鉴定能够满足针对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印迹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外有1篇文献报道了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与表达.由于关于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献较少,国内对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SD大鼠海马组织RN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 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心脏取血,吸取血清作为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观察: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构建.②pET28a-ALR重组体酶切鉴定.③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双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条带,其大小分别为5.3 kb和0,4 kb,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ALR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9 ku纯化的融合蛋白.ELISA测定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1:2 000,说明抗体与纯化的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有较高的效价,可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纯化了抗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鉴定能够满足针对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印迹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志秀  王建明  汪琦 《中国康复》2007,22(4):262-26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MCI-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控制血压、颅内压,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MCI-186 30 m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每日2次。治疗前后行头颅CT扫描测量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的改变;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14和24 d时,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在治疗第4、14和24天时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和0.05)。结论:MCI-186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系统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和A1298C、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与≤60岁人群脑卒中发生有关的基因多态性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完成对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项研究,包括1 840例患者(病例组)和2 525例对照(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22、17项研究报告了MTHFR C677T基因CC、CT基因型频率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CC、CT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9,0.78),P=0.000 5;OR=1.28,95%CI(1.07,1.54),P=0.007〕。4项研究报告了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AA、AC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6,0.81),P=0.003;OR=1.68,95%CI(1.20,2.35),P=0.003〕。3项研究报告了ApoE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相关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研究报告了G919A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联,两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关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CC基因型对≤60岁人群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CT基因型是危险因素;关于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AA基因型对≤60岁人群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AC基因型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多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存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BPPV患者资料,共306例,纳入符合标准的多管型BPPV患者共58例,其中包括前庭康复训练组和前庭康复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306例患者中有193例存在残余症状,多管BPPV患者58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前庭康复训练,27例患者接受前庭康复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各组DH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DHI-T、DHI-E评分均低于单纯前庭训练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对多管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有治疗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前庭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JOA下腰功能评分(JOA)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型胶原C端肽(CTX-I)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水平改变;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NRS、VAS、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VAS、ODI和JOA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TRACP-5b、TNF-α和CTX-I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