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PEG-rhG-CSF,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直至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结果:观察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2.5%,粒细胞缺乏发生率2.50%,抗生素使用率5.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2.5%、15.0%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发热、头晕,两组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肯定,能降低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4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咪唑斯汀(皿治林)是一种新的抗组胺和抗过敏性炎症药。为了解该药对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作者选择皮炎湿疹44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血清蛋白的变化。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两组均无CR病例,观察组PR 6例、SD 7例、PD12例,PR+ SD 为52%;对照组PR 5例、SD 7例、PD 13例,PR+ SD 为48%。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客观有效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7);而观察组腹泻、口腔黏膜炎、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可减少结肠癌化疗所致的腹泻、口腔黏膜炎、神经毒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化疗耐受性,但不降低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对晚期乳腺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在每次化疗前、化疗后第1天及化疗结束后检测ctDNA、血清CEA和CA153水平,化疗2个疗程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化疗后第1天ctDNA明显上升,21例PD患者在化疗2个疗程后血ctDNA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9例在化疗1个疗程后血ctDNA持续性升高,较影像学提前4周提示病情进展,而血清CEA、CA15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SD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及ctDNA水平与治疗前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7例PR患者治疗后血ctDN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EA、CA153治疗后轻微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NA总变异数>5患者平均PFS为19.8周,中位PFS为16.8周,总变异数≤5患者平均PFS为72.4周,中位PFS为76.5周,两者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循环肿瘤DNA可能有助于更早地判断疗效和预后,提前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治疗扁平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39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眯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咪奎莫特乳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治疗扁平疣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肝病患者血清microRNA-21(miR-21)水平,以探讨miR-21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和HCC患者(各组均为25例)血清miR-21水平,分析miR-21水平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人、CHB和肝硬化患者血清miR-21相对水平分别为(1.1±1.7)、(2.3±2.6)和(2.8±2.5),而HCC患者为(22.6±4.4),显著高于前三组(P〈0.001);HCC患者术后1w和1m血清miR-21相对水平分别为(18.4±3.5)和(3.1±2.7),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HCC患者血清miR-21水平与肿瘤大小、癌栓以及HBV感染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数目和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miR-21在HCC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可能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排CT(MDCT)、冠状动脉造影(CAG)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年间收治的31例UAP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在CAG检查前一周内行MDCT检查,且具备完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UAP患者影像学资料,评估MDCT在诊断UAP冠状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DCT在诊断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节段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89.89%、97.89%、95.34%;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MDCT共检出25块斑块,其中软斑块3个(12.00%)、纤维斑块7个(28.00%)、硬斑块13个(52.00%)、混合斑块2个(8.00%);MDCT与CAG在判断斑块性质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DCT与CAG在诊断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效果相似,且MDCT检查具有无创性,其检查参数CT值在辨别斑块性质,筛查易损斑块中具有很好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纵隔型肿瘤的不同CT特点,以期提高纵隔型肿瘤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肿瘤的CT征象,结合文献报道,研究纵膈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2例中,前纵隔肿瘤17例,中纵隔肿瘤10例(包括纵隔型肺癌3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主要呈膨胀性生长,边缘境界清楚;而恶性肿瘤体积大且不规则,混杂密度,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多累及周围组织血管。结论:CT扫描能较准确地显示不同纵隔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与临床表现,对术前肿瘤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获得性 EGFR-TKI耐药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晚期获得性EGFR-TKI耐药肺腺癌患者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化疗联合EGFR-TKI) 3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 30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近期疗效缓解率(20.0%)高于对照组(1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疹、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CK19)片段(CYFRA 21-1) 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GFR-TKI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单纯化疗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MS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讨论。结果 CT表现为两肺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薄壁含气透亮影,其中两肺中下野分布的病灶明显较上肺野多,病灶大小从1.0mm~3.0cm不等,囊壁厚度2mm,并可见血管影走行在囊壁内。其中1例合并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诊断该疾病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