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项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对胃癌,尤其是其背景粘膜肠上皮化生的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探讨了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肠上皮化生主要出现在分化型癌周围,其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尤其是高度肠上皮化生粘膜处于增殖亢进、增殖活性不稳定状态。细胞增殖动态研究结果提示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多阶段发生中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外科严重的问题之一。据统计肝硬变病人中有33%~84%(平均63%)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因此,许多外科医生希望探求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自1947年 Phemister 和 Humphregs 报告用食管下端及胃上部切除术,以及1950年 Tunner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组81例外伤、胃癌、肝硬化脾切除与对照性非脾切除溃疡穿孔、胃癌、肝硬化手术病人术后动态体温观察及术前术后多项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外伤、胃癌脾切除后体温与对照组相比虽有不同,但无动态性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切脾术后体温持续地显著高于非切脾对照组。研究中发现,肝萎缩严重者,切脾后发烧重。因此,我们认为:肝硬化是脾切除后发烧的原因。肝病重、发烧重。非肝病脾切除并不明显影响术后体温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告胃大部切除改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0例。随访期均在一年以上。经X线造影、纤维胃镜检查,以及胃液中胆酸盐含量测定均未发现残胃内有胆汁返流。空肠y型吻合口的角度是造成胆汁返流的主要因素。y型空肠吻合口角度越大,向残胃内返流的力越大;若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锐角时,此种力变小,当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零度时,即无胆汁向残胃返流。  相似文献   
7.
白塞氏病有关全身及血管的损害,国内曾先后见报告。但多发、复发性动脉瘤尚无报告。我们曾经治1例,特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3岁。主诉右下腹部包块伴疼痛一年。既往史15年前曾因左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家族史无特殊记载。现病史1981年患口腔、外阴粘膜溃疡及眼病变诊断为白塞氏病,长时间服用强的松治疗。1985年患皮肤结节  相似文献   
8.
1953年Seldinger经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成功以来,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我科自1982年始至1985年止行选择性动脉造影31例,诊断符合率为93.6%;超选择性动脉造影21例;除一例菌血症外,无其它合并症发生。现将有关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超选技巧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一、方法与资料:采用Seldiner经股动脉穿刺法。在无菌操作下,于右腹股沟皮肤皱折处股动脉上方穿刺,穿刺成功后,拔除针芯插入金属导丝,拔除穿刺针,套入导管,在电视监视下插入腹主动脉,拔除导丝,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胃大部切除改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0例。随访期均在一年以上。经X线造影、纤维胃镜检查,以及胃液中胆酸盐含量测定均未发现残胃内有胆汁返流。我们认为空肠y型吻合口的角度是造成胆汁返流的主要因素。y型空肠吻合口角度越大,向残胃内返流的力越大;若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锐角时,此种力变小,当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0度时,即无胆汁向残胃返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皮肤肝穿刺造影术(简称 P.T.C 或 H.T.C.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此造影术不但对于鉴别肝内或肝外型阻塞性黄疸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肝外型黄疸的手术方式选择提出可靠之客观依据。不仅于此,与肝穿刺造影同时,可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及术后胆管引流(简称 P,T,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Drainage)。我院自1979年6月~1980年9月共进行了肝穿刺胆管造影术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