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健脾活络方治疗脾虚络瘀型的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络瘀型的DS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配合甲钴胺片治疗(500μ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活络方煎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60.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络方明显改善脾虚络瘀型DSPN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在发展中国家占儿童死亡率的 30 % ,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因而 ,探讨 ARI致病微生物的构成特点 ,合理用药 ,对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尤为重要。据此 ,2 0 0 1年 112月对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 197例 ARI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 (MP)、沙眼衣原体 (CT)、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进行同步检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7例患儿包括肺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喘支 )、急性支气管炎 (急支 )、咽支气管炎 (咽支 )、喉炎、扁桃体炎。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儿科学》第 6版。年龄最…  相似文献   
3.
纪淑萍  辜洁敏  陈超 《陕西中医》2022,(12):1805-1808
目的:通过关联规则探究中医药治疗瘿病用药规律,归纳提炼有效的新方剂。方法:将《中医方剂大辞典》所有方剂导入,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检索治疗瘿病的所有中医方剂,统计分析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分析药物关联程度,筛选新方组合。结果:在治疗瘿病的151首方剂中共应用药物327种,药物频次为1142次,药物频次≥15次的共15味,并挖掘新方2首。结论: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能够挖掘治疗瘿病的新方剂,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总结李赛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儿科糖尿病的辨证思路、临床应用及特点。李赛美教授认为运用经方应以辨证论治思想为原则,具体以六经辨证及八纲辨证为主,辨证时应注重患儿脏腑娇嫩、反应清灵等生理特点,采用方证对应的治疗方式,用药时注重药味及用量的调整。临床上治疗特点为药取平和,忌大热寒,随体量定。其中运脾调脾是主线,疏肝宜关注。  相似文献   
5.
纪淑萍  辜洁敏  陈超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63-1165
总结李赛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儿科糖尿病的辨证思路、临床应用及特点。李赛美教授认为运用经方应以辨证论治思想为原则,具体以六经辨证及八纲辨证为主,辨证时应注重患儿脏腑娇嫩、反应清灵等生理特点,采用方证对应的治疗方式,用药时注重药味及用量的调整。临床上治疗特点为药取平和,忌大热寒,随体量定。其中运脾调脾是主线,疏肝宜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个体化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为开展儿童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 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 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 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56,P30 kg组呈中度相关(r=0.56)。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验案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验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39首,涉及中药141种。利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并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频数分析显示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用药以补益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辅以利水渗湿、收涩、活血化瘀等药,性味以甘、寒为主;药物多归肝脾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出六味地黄丸和玉液汤为主的核心药物群,具体药物包括:黄芪、山药、知母、牡丹皮、泽泻、熟地黄、山茱萸、丹参、五味子、葛根、天花粉等。结论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方面具有补虚为主、祛邪实为辅、注重行肝药的使用、注重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