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PCA期间吗啡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吗啡是阿片类药物 μ 受体激动剂的典型代表 ,其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双抗体放疗免疫分析法 (RIA)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取样少 ,操作简便[1] ,而目前PCA期间吗啡的吸收、分布、稳态情况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随着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IA)的广泛应用 ,其血药浓度及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国人吗啡PCIA期间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分析LCP镇痛模式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吗啡镇痛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8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 ,随机分成 2组 ,Ⅰ组 (n =9) :单次静注吗啡 (0 0 4m…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效应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Ⅱ-Ⅳ级、拟行心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根据芬太尼用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传统的大剂量芬太尼(40~50μg/kg)麻醉,观察组60例选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复合麻醉,比较两种方法麻醉效应、术后恢复及术中知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切皮后恢复,循环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为早,术中知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循环变化状态稳定、术中知晓率低及术后恢复更为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在不同输注速率下,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均采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根据不同背景输注速率随机分为四组,Ⅰ组输注速率为4ml/h,Ⅱ组为6ml/h,Ⅲ组为8ml/h,IV组为10ml/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分析产程中母体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记录0.15%左旋布比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bolus的次数。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实施镇痛时的官口大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四组均在2.4~2.6c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romag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使用bolus的次数(3.8f0.6)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Ⅳ组的器械助产率及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研究表明0.1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病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且以6~8ml/h的背景输注速率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时利多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用Graseby-3300泵以1%利多卡因+0.01%吗啡溶液的LCP模式(负荷剂量1mg/kg-持续剂量0.Zmg/kg-PCA10mg/次)给药,8例病人分别子16个时点抽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峰浓度(Cmax)出现时间(Tmax)为15分钟,Cmax为1.006±0.305mg/L,24小时的稳态血药浓度(Css)为0.446±0.220mg/L。每次PCA后15分钟血药浓度在原基础上提高21%~23%,有一明显的波峰出现,45分钟降回原水平。所有病人VAS评分为1.2±0.3;D/D值为1。结论:1%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射符合血管外给药的开放式一定模型。其Cmax、Css均较低,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出发,证明LCP方法安全可靠,可在PCA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骨水泥致心跳骤停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燕云  索琨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03,24(11):1248-1248
患者 ,女 ,78岁。临床诊断为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术前病史及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血压 1 6 0 / 90mmHg。于 2 0 0 0年 1 1月 2 2日行右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手术室后选L2 / 3 行硬膜外常规穿刺 (硬膜外用药为 1 %利多卡因和 0 .1 5 %丁卡因混合液 ) ,控制麻醉平面于T8~L3 ,无脊麻现象 ,每隔 1h追加局麻药 5ml,期间生命体征基本维持正常 ,患者出血约 1 0 0 0ml,输自体回收血 5 0 0ml,同型 (“O”型 )全血30 0ml,输乳酸钠林格液 1 5 0 0ml,羟乙基淀粉酶 5 0 0ml。术中在填充骨水泥 5min后HR减至 4 0次 /min,在静脉注射阿托品的同时 ,出现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9%生理盐水25μl;溶剂组(C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5%二甲基亚矾(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25μl;鞘内注射组Ⅰ(R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25μl(50μg);鞘内注射组Ⅱ(R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25μl(100μg)。四组大鼠完成鞘内注射后,参照文献[3]方法分别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注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用热水甩尾法(hot-water tail-flick)测定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的变化来评价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采用斜板实验方法进行运动功能检测。结果同C1组比较:R1组第3天和第5天M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各时间点MPE%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1和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1天比较:R1组第5天和第7天MPE%逐渐降低(p<0.05),第3天变化不明显;R2组第7天MPE%明显降低(p<0.05),第3天和第5天变化不明显(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斜板角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25-6981鞘内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且不影响运动功能,表明NR2B在吗啡耐受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静脉或硬膜外吗啡PCA药效学和血药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比较吗啡静和硬膜外PCA药效学和病人血药浓度的变化。方法;6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n=30),静脉PCA(PCIA),选用0.05%吗啡+0.01氟哌啶;B组(n=30);硬膜外PCA(PCEA)选用0.01%吗啡+0.15%布比卡因。均采用Graseby-9300PCA泵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1ml/h+PCA每次1.0m)进行镇痛。A组10例和B组  相似文献   
8.
许立新  佘守章  索琨  苏健 《广东医学》2002,23(Z1):19-20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效应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 Ⅱ~Ⅳ级、拟行心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根据芬太尼用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传统的大剂量芬太尼(40~50 μg/kg)麻醉,观察组60例选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 μg/kg)复合麻醉,比较两种方法麻醉效应、术后恢复及术中知晓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切皮后恢复,循环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为早,术中知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循环变化状态稳定、术中知晓率低及术后恢复更为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患者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研究比较3组患者吸入七氟醚4%(A组)、6%(B组)和8%(C组)浓度的诱导时间、诱导质量、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差异.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患者入睡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C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5.5±4.4) s要明显短于A组(78.1±8.3) s和B组(55.2±6.9) s(P<0.05),患者入睡时间C组(93.0±10.7) s也明显快于A组(148.4±13.8) s和B组(102.0±8.9) s(P<0.05).OAA/S评分为3分时,C组的BIS值为 (74.1 ±3.8),AAI值为(37.2±4.2) ; C组诱导前后MAP下降和HR增快,且部分患者波动较大(P<0.05).C组呼吸暂停发生率(30%)要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患者入睡快,临床推荐吸入浓度为6%,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质量,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