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脊膜瘤是椎管内较常见肿瘤,因其多属硬脊膜下、髓外生长的良性肿瘤,如术中能完全切除肿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20014年2月~2009年11月采用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6例椎管内脊膜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日本脑卒中外科治疗协作研究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对56例3~5级中重度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中3级9例,4a级15例,4b级24例,5级8例,血肿量40~120ml,平均67.7ml。53例术后第2天复查CT,17例血肿完全清除,23例血肿清除率>85%,6例血肿清除率60%~85%,7例术后再出血。死亡8例,病死率14.29%。术后3~6个月对存活者进行随访,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级7例,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5例。全组Ⅰ~Ⅲ级良好率66.07%。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同样适用于出血量大、术前出现脑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 injury, DAI)是在头部遭受旋转及角加速和(或)减速运动时剪切力引起脑内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广泛轴索断裂、肿胀及小血管损伤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长时间的昏迷.  相似文献   
4.
王光绿  简俊红 《现代保健》2009,(22):184-186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 injury,DAI)是在头部遭受旋转及角加速和(或)减速运动时剪切力引起脑内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广泛轴索断裂、肿胀及小血管损伤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长时间的昏迷。Bennett等报道其死亡率高达42%~62%,它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和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鞍区脑膜瘤因其解剖位置复杂,相邻血管神经较多,最大限度的保护神经功能并达到肿瘤的全切除成为临床难点之一。磁共振氢离子波谱及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为脑膜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显微手术技术、手术器械,现代麻醉技术,颅底入路技术和术中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鞍区脑膜瘤能够达到全切,同时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的发展、生物学治疗技术的发展为脑膜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合理肠内、肠外联合营养(EN+PN)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时间超过1周的患者随机分为EN+PN组与肠内营养组(EN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EN+PN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EN组,EN+PN组胃肠功能紊乱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EN组(P<0.05);治疗6个月后EN+PN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EN组(P<0.05)。结论早期EN+PN联合营养支持能更好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的营养供给,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