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2.7 %,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近期无并发症,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其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其他假丝酵母菌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3例,无创呼吸机4例,中心静脉置管8例,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10例(100%),粒细胞减少4例,可能为相关因素;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比例增多,早产儿是NICU中真菌感染高危儿,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中中心静脉置管率较高,与呼吸机应用相关。对于有高危因素疑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应早期开始经验性治疗、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例27周800 g女婴的住院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该患儿共住院60 d,入院后出现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贫血等并发症,出院时体重1890 g,体格、智力发育良好。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患儿体格与智力发育正常。结论呼吸衰竭、严重感染是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死亡原因;除加强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护外,通过加强客观指标的监测,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痰培养、血气分析、血糖、胸片、体重等,可早期发现和控制感染,维持患儿内环境的稳定;出院后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发育异常,及时干预,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症,其后果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损伤程度不仅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持续、反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且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临床常常不容易发视。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充血性心衰患儿应用多巴酚丁胺作为正性肌力药物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为1988年1月至1989年4月的住院患儿共43例,其中肺炎合并心衰42例。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 )测定对新生儿缺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 3 9例新生儿血清cTnⅠ、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 ,其中正常新生儿 10例 ,窒息新生儿 2 9例 ,两组均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结果  1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cTnⅠ均为阴性 ,2 9例窒息新生儿阳性率 4 4 83 %。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两组cTnⅠ阳性率及其值相比 ,P均 <0 0 5 ,但两组CK MB值相比 ,P >0 0 5。轻度窒息组中 ,cTnⅠ阳性与阴性患儿CK MB值相比 ,P >0 0 5 ,而重度窒息组则P <0 0 5。结论 血清cTnⅠ检测可早期发现缺氧心肌损伤 ,判断损伤程度 ,克服CK MB特异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及其对婴儿期呼吸道疾病和潮气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2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不同,将其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n=12,使用常频呼吸机治疗)及HFOV组(n=10,使用高频呼吸机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存活患儿进行定期随访至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比较2组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吸高浓度氧及用氧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机械通气治疗前(0 h)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8、24、48 h)血气分析及氧合功能指标差异;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及呼吸道疾病随访结果。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FOV组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及吸高浓度氧时间均较CMV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用氧总时间、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械通气治疗前(0 h),2组患儿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及呼吸指数(R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8、24及48 h,HFOV组患儿pH值、PaO2及PaO2/PAO2水平均高于CMV组,PaCO2、OI及RI水平则均低于CMV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MV组治疗后8 h的PaCO2水平与该组治疗前(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组患儿治疗后8、24及48 h,其余各指标分别与本组治疗前(0 h)比较,均显著改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存活并随访的19例患儿在校正年龄达12个月时,潮气肺功能参数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比较,以及任何原因住院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构成比、呼吸道感染住院率及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FOV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功能参数,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治疗及吸高浓度氧时间,对婴儿期潮气肺功能及呼吸道疾病的影响与CMV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 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 ;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 ,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4 2 .7% ,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 ,近期无并发症 ,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由于认识的提高,且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临床报道逐渐增多。由于其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且易造成后遗症,临床应引以重视。本研究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5例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