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后的病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介入化疗栓塞后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蛭活检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Ⅱb-Ⅲa患者20例,进行介入治疗1-3次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癌灶的病理变化结果20例宫颈癌中15例Ⅱb期、5例Ⅲa期经1-2次术前介入化疗加检塞。所有Ⅱb期患者及4例Ⅲa期最后均成功施行宫颈癌根治术。1例Ⅲa期因疗效不明显改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手术后标本后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漫润及坏死组织。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检塞可缩小并软化宫颈局部癌灶。减少痛灶的出血、改变肿瘤分期并顺利进行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28例病人(年龄36-48岁,平均41岁),有子宫肌瘤,顽固性阴道出血和腹痛,用PVA微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12个月(平均5月)通过调查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前和术后3个月CT测量子宫和主要肿块的大小。结果 所有28例病人在技术上均成功栓塞。28名患中18名完成了调查表,显示症状明显好转的15例,无症状改善的1例,CT检查证实子宫体积和主要瘤体均大幅度缩小(平均缩小40%-6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子宫肌瘤导致的经血过多和盆腔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西门子1.5 T Avanto TIM 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治疗前、后采用增强扫描MRI检查,测量肌瘤体积、消融坏死区域大小占肌瘤体积的比率,并记录治疗时间和超声释放剂量.治疗后3个月MRI检查观察肌瘤的缩小情况;同时观察和评估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MR导航HIFU(MRg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P<0.05);每个肌瘤被消融区域占整个肌瘤体积平均为(78.8±18.8)%(51%~100%);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治疗所用的超声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患者症状平均总分治疗前、后从(24.7±4.8)下降至(16.7±3.2)分(P<0.05),除1例术中出现腹壁皮下轻度烫伤,余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而且单次热消融可达到肌瘤大部分甚至完全凝固性坏死,并使其短期内缩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1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底肿块伴肿痛,1个月后疼痛消失,肿块逐渐增大,局部发热,活动轻度受限.体检:右足底肿胀,右足第一、第二跖骨头压痛,活动尚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_(2)WI信号强度比值(SIR)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纹理参数在预测T_(2)WI高信号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消融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的患者,55例共有T_(2)WI高信号子宫肌瘤59个,根据体积消融率(消融率≥70%、消融率≤50%)分组,27例患者28个肌瘤入组高消融组,24例患者27个肌瘤入组低消融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T_(2)WI-SIR和ADC直方图纹理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在预测T_(2)WI高信号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消融疗效中的诊断效能。结果高消融组的T_(2)WI-SIR低于低消融组(P<0.05),AUC为0.886,最佳临界值为2.16,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75%;ADC直方图纹理参数中ADC_(均值)、ADC_(方差)、ADC_(90%)、ADC_(99%)的AUC分别为0.632、0.640、0.651、0.64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96.529、545569.085、1621.5、2839.5,敏感度分别为29.6%、92.6%、88.9%、92.6%,特异度分别为96.4%、50%、46.4%、31.3%。T_(2)WI-SIR联合ADC90%和ADC_(均值)的AUC值分别为0.914和0.906,敏感度均为92.6%,特异度均为78.6%。结论T_(2)WI-SIR和ADC直方图纹理参数可成为T_(2)WI高信号肌瘤术前预判疗效因子,T_(2)WI-SIR联合ADC直方图纹理参数可加强预测效能,为后期临床选择可治性T_(2)WI高信号肌瘤及术前评估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DSA血管造影发现肝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多有报道。作者应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发现1例显示瘤体、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舒张期的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68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选择其中50例心肌桥病人多期成像均较满意,并测量心肌桥长度、厚度及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舒张期受压程度及其对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668例病人中463例发现心肌桥(27.7%)、左前降发生率最高达75%(347/463),50例病人心肌桥的平均长度为12.3mm,平均深度为2.9mm,心肌桥长度大于10mm时,纵深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舒张中期与收缩中期基本一致,而表浅型心肌桥冠状动脉受压于收缩中期持续至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心肌桥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心肌桥厚度及长度与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对浅表浅型及纵深型心肌桥舒张期受压程度评估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查40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的患者行三维增强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检查。仪器为1.5T磁共振成像仪(Magneton Avanto,Siemens)配置32个接收通道和并行采集技术。其中24例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40例病例包括临床诊断或怀疑行CE-MRA中37例下肢动脉可见不同程度的狭窄及闭塞,阳性诊断率92.5%(37/40)。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92.7%。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8%。结论3D CE-MRA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甚至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LS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例PLSC的临床、X线胸片、CT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PLSC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直径3.0cm~7.5cm团块状实质性病灶;肿块均为周围型;2例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2例病灶呈浅分叶状,有短毛刺;4例肿块均侵犯邻近胸膜;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肾上腺转移。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3例单一肉瘤样癌,1例多形性癌为肉瘤样癌伴腺癌Ⅱ~Ⅲ级;4例波形蛋白(Vim)及细胞角蛋白(CK)均阳性,1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1例S-100阳性。结论周围型PLSC在CT上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CK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5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0-74岁,平均50岁。其中32例行常规栓塞化疗,18例行节段性栓塞化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将导管置于肝固有、肝左或肝右动脉。或超选择性将导管至于亚段靶动脉,分别注入栓塞剂及化疗药物,栓塞剂为进口超液态碘化油,用量为5-15ml,化疗药物选用5-FU1000mg,cDDP60mg,MMC20mg(或THP40mg)行夹心面包栓塞法。结果常规栓塞化疗组治疗后32例TBIL(24/32)、ALT(20/32)明显升高,ALB(13/32)轻度降低。节段性栓塞化疗组,18例患者中仅1例ALT轻度升高。结论肝癌术后复发栓塞化疗,节段性栓塞化疗对肝功能影响较常规栓塞化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