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竺婷婷  旷凌寒  王丽媛  于凡  张鸽  麦佳  江咏梅   《四川医学》2022,43(11):1102-110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肺炎克雷伯菌(Kp)的脑膜炎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以期帮助临床进行早期诊断和提高经验性治疗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细菌性脑膜炎(BM)患者中Kp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耐药情况。结果 4354例全血或脑脊液标本,有菌生长121例,阳性率2.78%,其中4例Kp,占3.31%。3例(75%)存在致病高危因素:呼吸机、引流管、PICC导管置入和早产儿史。Kp脑膜炎患者以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均无脑膜刺激征及意识障碍,均存在头颅影像学异常。多数菌株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苷、多黏菌素、磺胺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4例患者均发生并发症,1例死亡,死亡率25%。结论 儿童Kp脑膜炎存在致病高危因素的比例高,临床特征不典型,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儿童Kp脑膜炎中Kp菌株对多黏菌素、磺胺及喹诺酮类敏感。  相似文献   
2.
临床检验科的寄生虫学实习带教是帮助医学检验学生将掌握的人体寄生虫学理论知识拓展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传统的带教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随着临床教学的不断改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下称本科室)就目前寄生虫学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科室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的寄生虫学室间质评以及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能力验证计划(PT)中收获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对带教方式进行有益的改进,以提升本科室临床寄生虫学的实习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3.
竺婷婷  胡正强  张霞  周文杰  于凡 《四川医学》2018,39(11):1258-126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与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的川崎病儿童,对其进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损害组((CAL,n=52)和未合并其他疾病且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n=119),选取发热5天以上的支气管肺炎为对照组(n=52)。采集患儿静脉血标本,采取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其NT-proBNP水平。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比较各组间NT-proBNP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对照组、NCAL组及CAL组NT-proBNP(pg/ml)水平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51. 00(63. 70,383. 75)、543. 00(226. 00,1660. 00)、1013. 00(259. 00,2882. 50); NCAL组及CAL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AL组NBNP明显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川崎病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有密切关系,检测NT-proBNP可以为川崎病及其早期是否发生冠脉损害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分布及与各系统疾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的2434例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儿童对不同食物类别耐受程度的分布及其与年龄、性别以及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4种食物中,牛奶、鸡蛋不耐受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4.16%和66.47%;鸡肉、猪肉不耐受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29%和0.21%。男女患儿间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分别为12.579%和12.470%。婴幼儿期不耐受率最高为牛奶,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牛奶和鸡蛋,青春期为鸡蛋。儿童单系统不耐受分布中,患有发育异常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最高;同时涉及两个系统疾病患儿的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高达13.393%;且各类系统儿童对牛奶和鸡蛋的不耐受率较其他食物高。结论:儿童食物不耐受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种类、年龄等;性别因素影响比较小。食物不耐受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其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健康管理对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进行普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