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实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成二组,Ⅰ组吸入1%~2%异氟醚全麻+2%利多卡因6~7ml/h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5~6ml/h连续72h止痛;Ⅱ组静脉注入1~2mg@kg-1.h-1氯胺酮加连续硬膜外(药物及方法同Ⅰ组)维持麻醉,术后采用0.1%布比卡因+0.0003%芬太尼5~6ml/h连续72h止痛.6例肺癌为Ⅲ组,麻醉同Ⅱ组,术后镇痛应用硬膜外连续注入0.1%氯胺酮4~5ml/h.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2h及术后第1d、第3d、第5d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三组SIL-2R、IL-6和TNF-α没有明显变化;切皮后2hⅠ、Ⅱ组SIL-2R明显降低(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IL-6无明显变化,TNF-α仅Ⅰ组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d血清中SIL-2R明显上升达峰值(P<0.01),IL-6Ⅰ仅Ⅱ组明显升高(P<0.01),TNF-α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d仅Ⅲ组SIL-2R仍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结论手术创伤是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因素,不同的麻醉方法对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时间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间接免疫染色法检测20例乳腺癌患者麻醉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白细胞分类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48小时,T3、T4明显减少,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T4/T8比值在麻醉后、术中1.5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均较麻醉前有显著性降低,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3.
艾司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用于丙泊酚麻醉诱导插管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3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负荷量后静滴生理盐水,用药组艾司洛尔1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10ml静注后以250μg.kg-1.min-1微量泵输入,然后静注丙泊酚2mg/kg,当两组BIS降至40~50时静注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mg/kg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给药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minBIS、MAP及HR,并观察插管后各时点与插管前BIS、MAP、HR的变化差值△BIS、△MAP及△HR。结果插管前对照组及用药组BIS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1、3、5min对照组BIS较插管前显著升高,用药组BIS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插管后对照组△BIS变化最大百分比为40%,与用药组的6.8%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插管后1、3min对照组MAP、HR显著高于插管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对照组△MAP及△HR变化最大百分比为55%及40%,明显高于用药组的29%及15%。结论艾司洛尔用于丙泊酚麻醉诱导插管时,对插管前BIS无影响,插管后可抑制BIS的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