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确诊时多属中晚期,其治疗手段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发展最快的是化学药物治疗。它已成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对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老年肿瘤患者(年龄在65~90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5例)65例。行FOLFOX4化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内脏毒性、神经毒性、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最常见。现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辅助治疗、预防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道的反应通常较骨髓抑制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尉颖  程荣荣 《护理研究》2013,27(17):1723-1724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1],该技术是唯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由于该项技术固有的优点,PICC逐步被推广,尤其在恶性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出现了诸如长期置管有可能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之类的问题。现对10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BI)内镜在寻找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隐匿性原发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以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常规检查(CT、MRI及内镜)未发现原发灶,使用NBI内镜进行鼻咽喉部检查,观察NBI内镜对原发灶的检出能力.结果 在53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中,NBI内镜对隐匿性原发灶的检出率为47.2%(25/53),明显优于影像学检查和普通内镜检查(0,P<0.001).检查的原发灶均具有病变小且浅表的特点,在NBI内镜下,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具有典型的特点,鼻咽部浅表癌病变表面可见细树枝状或扭曲线条状的新生血管,口咽、下咽和喉部浅表癌黏膜表面的血管形态表现出排列紧密的棕色斑点.结论 NBI内镜通过判断黏膜表面微血管的形态来发现病灶,能明显提高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隐匿性原发灶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咽癌内镜检查时食管入口处的显露方法,以提高喉镜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113例下咽癌患者术前均行喉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喉镜下食管入口的显露采用活检孔道注气法,与影像学检查对比,观察这种方法对下咽癌侵犯食管入口处的判断情况.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显露情况.结果 本组113例下咽癌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均无法对食管入口处是否受侵犯做出判断.喉镜下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后,96.5% (109/113)的病例能够清晰显露食管入口处,其中33例患者食管入口受侵犯,76例未见侵犯.而影像学仅发现25例食管入口侵犯.经统计学分析喉镜检查对食管入口是否受侵的判断优于影像学检查(x2 =9.103,P=0.003).结论 喉镜检查是下咽癌术前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可以显露食管入口处,从而明显提高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