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胶碘峡团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临床用于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和预激综合征。由于乙胺碘映附属Ill类含碘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延长Q—T问期,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较特殊的副反应,有些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该药物的副作用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1994~1997年,乙胺碘吹因治疗者120例,发生副反应对倒,主要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33~76岁。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预激综合征10例,心房扑动4例,心房颤动30例,定性早搏68…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一种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抗心力衰竭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逐渐被应用起来。但是由于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术后除了普通起搏器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并发症。本院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药物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临床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对疗效的观察与处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甚至生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工作与药物的应用密不可分,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的每一环节都和护理工作紧紧相扣。根据药物使用可能出现的隐患和心血管病区用药的特点,通过分析我科护理管理中现存的或潜在的用药安全隐患,提出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管理的措施,建立健全心血管病人临床药物使用安全体系,能够提高患者服药的规范性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一种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作为抗心力衰竭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逐渐被应用起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做好患者检查前的常规准备、护理及起搏器程控工作对安装有双腔起搏器的老年患者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浙江医院住院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8例,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套管针留置、屏气训练、检查后护理和起搏器程控提醒工作,观察患者造影图像。结果检查过程顺利,95%(55/58)的图像质量为1级,因老年人听力下降,屏气配合不到位,2例图像质量为2级,1例图像质量为3级。结论做好患者检查前的常规准备、护理及起搏器程控工作,有助于使安装有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DSCT检查获得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113例。根据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8)。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干预时间为15 d。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焦虑心理、自我管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心脏事件。 结果 随着干预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升高,其中干预组患者干预1周、2周、4周LVEF值大于对照组(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心功能HAMA评分降低,其中干预组患者干预1、2和4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两组患者情绪认知、不良嗜好、急救和总分较干预前增加,其中干预组患者情绪认知、不良嗜好、急救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性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外周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可以促使患者心功能和负性心理有效改善,并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7.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晓涛  张珠凤 《护理研究》2005,19(11):2375-237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心脏性猝死的87%。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措施。临床资料表明,ICD降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死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随着接受ICD治疗病人的逐步增多,病人的心理障碍日益受到关注。本调查意在探讨ICD植入术病人心理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尽快接受和适应ICD的治疗,提高IC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时预防性联合使用IABP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降低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SM100远程心电监测仪的临床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SM-100型记录仪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2例接受SM-100型心电图仪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其中因心悸及心律失常检查者42例,因头晕、黑朦者4例,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检查者6例。结果未见异常者23例(44.2%)。异常者29例,其中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9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心房颤动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起搏心电图2例,其余3例为ST-T改变。52例共发送心电图597行,除39行(6.5%)图形欠佳外,其余558行(93.5%)记录良好。结论SM-100型远程心电图仪操作方便,可通过手机和固定电话发送心电图。实施远程心电记录,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心律失常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必要时联合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合称心脏再同步化及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已成为中重度CHF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CRTD治疗中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