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infoml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CR-SSCP方法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并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常规药敏试验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共有41株耐药,其中,耐异烟肼(INH)为35株,高耐药株27株;耐利福平(RFP)为31株,高耐药株24株;耐链霉素(SM)有31株,高耐药株26株。同时耐3种药物的有21株(51.2%),耐2种药物的14株(34.1%),单耐药株6株(14.6%).PCR-SSCP方法对58株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的检测率为40%(23/58),45%(26/58),38%(22/58),其中检出3个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株(32%),2种基因突变的12株(29%),1种基因突变的有10株(23.8%).常规药敏试验与PCR-SSCP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耐3种药物的符合率为61.9%(13/21),检出耐2种药物的符合率为85.70k,(12/14),检出耐1种药物的符合率为50%(3/6).高耐药株中突变率为80.5%(62/77),低耐药株中突变率为60%(12/20).结论:PCR-SS-CP方法对耐2种以上药物的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基因突变率随着耐药浓度增高而增高。将PCR-SSCP法与药敏试验联合应用可互相弥补,已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18例恶性苗勒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苗勒混合瘤(MMMT)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女性生殖系统MMMT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9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各部位MMMT的形态特征相似,均含有上皮及间叶两种组织成分,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组织成分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有助于判断。恶性度与异型性、核分裂数及出血坏死程度有关。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有效。结论:MMMT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形态学,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精液中项体酶、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移换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按精子密度、活动率不同分为(正常、<20、20~40、>40)4个组.采用改良的Kennedy法检测精子顶体酶(ACE)活性.用Singer法测透明质酸酶(HYD)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法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用以Glucana为底物动力学方法测定精液γ-谷氨酰基移换酶(GGT)活性.结果98例不育各组的ACE、HYD、ACP和GG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P<0.01),并且随精子密度和活动率减少而降低,随精子畸形率增高而下降.结论精液酶类的检测是评价精子成熟、活动率及穿卵受精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精液常规参数不可替代的,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0 引言为了克服离子选择电极(ISE)法的微量电位信号极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及电子噪声的干扰问题,该仪器采用了参考电极,把参考电极与其测定电极装在同一测量室内,保持其相同的物理环境,使干扰源对所有电极的影响相同. 以内参液作为参考电极的测量对象,测得一个参考电极电位值,再测样品的电极电位值,二者相抵就消除了所叠加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其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atypicalhyperplasia ,AH)是一个组织病理学名称 ,属子宫内膜增生的一种类型 ,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腺上皮细胞出现异型性。根据Kuman为首的美国学者通过对 170例未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进行 1 2 5年随诊的结果为基础 ,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 (IS GP)提出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 :①单纯性增生 ;②复合性增生 ;③不典型增生 3大类 ,该分类法目前已被国内外普遍采用。其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根据增生腺体是否出现背靠背群集 ,分为简单性不典型增生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 ;根据组织学病变程度不同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初步评估股骨头部分置换术后股骨与内植物模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 方法选择一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获取股骨全长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20.0软件、Geomagic软件及UG NX 12.0软件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骨隧道切除股骨头坏死区域后装配设计开发的股骨头假体,模拟单腿站立环境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获取股骨与内植物模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数据。 结果股骨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股骨颈下方和股骨干皮质骨两侧,最大应力为48.25 Mpa,最大位移为10.98 mm。内植物模型的应力主要分布在金属内植物主体结构下方,最大应力为147.2 Mpa,最大位移为9.58 mm。 结论股骨头部分置换后,假体头与股骨头曲率一致,应力传导模式与正常侧髋关节一致,但在假体头与茎部连接处发生应力集中,应重点考虑选择更大强度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multipl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multi—PCR—SSCP)方法,快速、特异地同时检出耐异烟肼(isoniazid,INH)结核分支杆菌aphC启动子、inhA、katG基因的突变情况,并与直接测序(derictsequencing,DS)结果相比较,参照药敏试验,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结核分支杆菌的aphC启动子序列、inhA序列、katG序列,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multi—PCR-SSCP技术,同时检测对结核分支杆菌耐INH起作用的这三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进行耐药株的测序分析。 结果 对H37Rv标准株、临床分离INH敏感株(23株)及INH耐药株(35株)进行multi—PCR—SSCP分析,突变检出率82.9%(29/35);耐药株测序分析突变检出率为85.7(30/3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7.1%E(29+5/)/35]。 结论 耐药基因检测指导治疗是一种新探索,multi—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能同时快速有效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aphC启动子、inhA、katG三个INH耐药基因的突变,提高检验效率,有望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性评价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抑制剂对比常规疗法治疗癌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收集PD-1/PD-L1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文献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两位研究人员独立收集和整理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 295例研究对象,其中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3 220例,常规疗法药物对照组3 0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的客观反应率(ORR)[RR=1.87,95%CI(1.33,2.64),P<0.001]、完全缓解率(CR)[RR=2.45,95%CI(1.27,4.73),P<0.001]和部分缓解率(PR)[RR=1.81,95%CI(1.28,2.54),P<0.001]优于常规疗法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在疾病控制率(DCR)[RR=1.03,95%CI(0.89,1.20),P=0.65]和疾病进展率(PD)[RR=1.16,95%CI(0.95,1.40),P=0.14]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疾病稳定率(SD)[RR=0.72,95%CI(0.63,0.82),P<0.001]方面显示常规疗法对照组优于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药物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AEs)[RR=0.96,95%CI(0.88,1.04),P=0.2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4,95%CI(0.28,0.68),P<0.001]方面,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疗法对照组。结论:PD-1/PD-L1抑制剂与常规疗法药物相比,可明显提高癌症患者临床治疗的ORR、CR和PR,且出现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从而证实PD-1/PD-L1抑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罗氏MODULAR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简称罗氏E170)和雅培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系统(简称雅培i2000)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感染阶段、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临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共125例,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的标准,将样本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4组,同时根据基因型(B/C)及HBs Ag水平(HBs Ag≤1 000 IU/m L/HBs Ag1 000 IU/m L)分组。用罗氏E170和雅培i2000 2种系统平行检测HBs Ag,分析各组间2种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种系统检测结果总体相关性、一致性好(r=0.989,P均0.001);在4个不同感染阶段,2种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好(r值为0.977~0.993,P均0.001);在一致性分析中,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但在免疫耐受期罗氏E170检测结果较雅培i2000高,偏差为0.114 log IU/m L;B、C基因型组2种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均好(r值均0.95,P均0.001);在HBs Ag高水平组中,2种系统检测结果的r值为0.959(P0.001),相关性较HBs Ag低水平组略差,但在专业可接受范围内;且在HBs Ag高水平组中,2种系统的偏差较大,罗氏E170检测结果比雅培i2000平均高0.076 log IU/m L。结论 2种系统检测不同感染阶段及不同基因型样本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但在检测免疫耐受期及高值样本时罗氏E170结果较雅培i2000偏高。临床上用HBs Ag预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时,治疗前后应尽量选择同一系统的结果,以避免由于不同系统间的差异造成对治疗效果的错误评估。  相似文献   
10.
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MS)的主要病理特征,相关的病理研究多在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中开展。神经小胶质细胞(MG)是CNS 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EAE 时它的激活在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中表现出复杂的作用。M1 型MG 是导致脱髓鞘的重要原因,抑制髓鞘再生;而M2型MG 可以促进髓鞘再生,抵抗脱髓鞘。本文综述MG 在EAE 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中的直接作用机制,及其通过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间接作用机制及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