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剂型改革的角度,对紫金锭这一传统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将紫金锭改为紫金锭胶囊比较理想,初步的研究工作亦表明,紫金锭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紫金胶囊中麝香酮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紫金胶囊中麝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醚提取 ,以OV 17为气相色谱柱 ,柱温为 2 0 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载气为N2 ,流速 5 0mL·min-1。测定紫金胶囊中麝香酮的含量。结果 :麝香酮在 1.5~7.5 μg范围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10 2 .0 % ,RSD =3.1%。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单药及联合紫杉醇加卡铂给药,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MTT法检测贝伐珠单抗(Bev)、紫杉醇(T)、卡铂(C)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不同浓度的Bev将实验设为4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B组:低浓度组(Bev 2.5 mg·mL-1);C组:中浓度(Bev 5.5 mg·mL-1);D组:高浓度组(Bev 11 mg·mL-1)。采用MTT法在24,48,72 h分别检测A、B、C、D 4组对Ishikawa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实验根据IC50值还将不同浓度的Bev联合紫杉醇、卡铂分为4组,分别为a组(Bev 5.5 mg·mL-1);b组(Bev 2.5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c组(Bev 5.5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d组(Bev 11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采用MTT法检测对Ishikawa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48 h贝伐珠单抗A、B、C、D四组对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法测定出A、B、C、D 4组药物对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并随着剂量的增大、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MTT法显示不同浓度Bev联合紫杉醇、卡铂,a、b、c、d 4个组均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与a组相比,Bev(5.5 mg·mL-1)+紫杉醇、卡铂组对Ishikawa细胞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P<0.05),Bev(11 mg·mL-1)+紫杉醇、卡铂组对Ishikawa细胞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后A、B、C、D 4组均能诱导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剂量增加作用也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卡铂和紫杉醇给药,均能在体外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反应,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我们从1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同时检出Cyptococcus neoformans(新型隐球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槟榔生物碱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生物碱是槟榔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与副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槟榔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分型定量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RA患者组和其他风湿病组患者血清中IgG-RF、IgM-RF、IgA-RF含量,同时用散射比浊法检测RA患者组患者血清中RF含量。结果散射比浊法检测RF阳性率为58.56%,ELISA分型方法检测RF阳性率为81.77%,ELISA方法分型检测RF阳性率高于散射比浊法(P〈0.01)。RA患者组与其他风湿病患者组血清中各型RF含量两两比较,RA患者组RF IgM、IgA及IgG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P〈0.05)。结论ELISA方法分型定量检测RF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对RA患者的诊断、活动度及疗效观察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顽固性鼻腔大出血行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与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结果:27例颈外动脉分支出血,其中1例蝶腭动脉伴副脑膜动脉同时破裂出血;7例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微导管超选择性靶血管插管后采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可脱性球囊等栓塞;2例再发鼻出血经填塞后缓解,其余一次栓塞止血成功;1例术后发生偏盲。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明确外伤性顽固鼻腔大出血责任血管的“金标准”,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是微侵袭、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AM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6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单纯PTA组26例,单纯AMSC组12例,PTA联合AMSC组23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1、3、9个月疗效.结果 术后9个月随访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PTA组和AMSC组(P<0.05),下肢血管狭窄复发率低于PTA组和AMSC组(P<0.05).结论 PTA术联合AMSC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术及单纯AMSC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