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青湘  程丽师  廖庆辉 《海南医学》2016,(16):2715-2717
目的:观察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疾病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60例行LEEP术(LEEP组),60例行普通电刀宫颈锥切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LE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脱痂期出血量分别为(6.82±0.69) min、(10.34±4.53) mL、(15.23±5.87) mL,均少于对照组的(10.25±1.38) min、(12.49±6.61) mL、(19.92±6.45) 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排液量为(25.34±6.55) mL,高于对照组的(16.78±5.9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为(12.29±5.67) d,与对照组患者的(13.42±7.2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47/60)、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26/60)、76.67%(46/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患者术后粘连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环切术治疗宫颈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米非司酮分服与顿服在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分服组(100例)与米非司酮顿服组(100例),分服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后再服25mg,连服2d,共150mg;顿服组:在第一天直接口服米非司酮150mg。两组都在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服药前后各禁食2h以促进药物吸收。观察两组疗效并随访,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分服组与顿服组相比,胚囊排出时间较少且临床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面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结论分服米非司酮与顿服米非司酮在流产效果上相比较,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刺激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疗效和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4例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痛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电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性功能、生活质量、复发率。结果:治疗有效率、性功能、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女性慢性盆腔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电刺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东莞市茶山医院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进行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血清β-HCG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凝血功能及孕酮、输卵管通畅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周内血β-HCG下降70%以上的发生率,观察组(80.0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血β-HCG下降30%以上及2周β-HCG降15%以上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腹痛时间、盆腔包块吸收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及孕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77.50%)高于对照组(52.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