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针对门诊换药室的工作特点,对门诊换药室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门诊换药室的环境进行改造,采取分区域处理伤口(清洁、污染和感染区),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伤口护理用具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创造合格的换药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凡士林纱布与优拓在拔甲术后第一次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46例拔甲术后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凡士林组和优拓组,常规拔甲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凡士林纱布、优拓覆盖甲床创面,手术次日第一次换药,并对第一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及伤口换药所需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第一次换药时有无疼痛及伤口换药所需时间等方面经统计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优拓在拔甲术后伤口换药护理的减轻疼痛、减少换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凡士林纱布.  相似文献   
3.
孙琦  秦蕴新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89-2391
【目的】探讨质量追踪评价体系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质量追踪评价体系,制定急诊护士培训标准和内容,采用基础培训与质量追踪法对抢救现场进行追踪、反馈、培训、再追踪,3个月后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急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医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急诊护士培训后的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质量追踪评价体系改变护士传统的培训模式,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能快速提高护士的急救理论与技能,赢得患者及医生的信任与满意,从而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对1400例门诊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电话沟通的经验,为建立护患间信赖合作的关系,提高患者对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供借鉴。方法在预约手术前后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进行手术前后的信息交流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沟通,消除了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结论手术前后进行电话沟通能够使患者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从而减轻疼痛,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推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的临床落实,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临床实践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促进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认同和实践,促进并帮助患者提高其在"照护性参与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参与行为,注重参与评价与参与反馈.结果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主动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WHO将DFU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景模教学法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后,试验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存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由干预前的(46.2±6.5)min降至干预后的(33.1±5.8)min;患者存活率由干预前的81.3%提高至干预后的91.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由干预前的14.6%降至干预后的4.2%,患者满意度由干预前的76.9%提高至干预后的9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了护理人员急救能力,优化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促进了患者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各60例,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在文化程度、病程长短、有无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课程、有无工作、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达标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通过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施行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并对门诊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既往有记载的门诊护理质量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质量方面,在实施之前为(91.20±0.43)分,而在实施之后为(96.10±0.58)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得分方面,在实施之前为(78.65±2.41)分,而在实施之后为(96.30±0.78)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