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3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用探头加压方法在患者右下腹行纵切、横切、扫查。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9.3%。结论超声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336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与病理标本作一回顾性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3%(300/336)。中客观评价了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指出超声能显示各型阑尾炎的特征图像.还能对酷阑尾炎的急腹症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囊穿孔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急性胆囊炎患者,用高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扫查方法,在患者右上腹行纵、横、斜多方面扫查,观察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周围及腹腔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58例胆囊穿孔,术前超声诊断51例,诊断符合率87.93%,其声像图表现有特征性改变,而且易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穿孔有较高的准确性,不仅可以判断穿孔的部位,同时可以观察胆囊周围及腹腔情况。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穿孔的主要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胎儿脐带绕颈 (UCAN)较为常见 ,占分娩总数的 2 0 %~2 5 % ,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生率 2 5 .5 %~ 48.8% ,围产儿死亡率较高 ,临产前确诊较为困难[1] 。本研究应用同幅B型并行M型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产前诊断及胎儿缺氧程度的测定进行了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4例 ,占我院近 3年来妇产科分娩总数的 2 4.7% (134/5 42 )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4岁。B超检查时距分娩时间 10~ 1天。具体孕周分布如下 :<34周孕者 6例 ;≥34~ <40周孕者 92例 ;40~ 42周孕者 31例 ;>42周孕者 5例。1.2 仪器 日产…  相似文献   
5.
心肌声学造影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胜亚 《淮海医药》2011,(6):560-561
人体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作为介质基本是均匀的,尽管血液内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物质,但由于其超声散射和反射的能力较弱,一般情况下,不能反应血液内微弱不同声阻抗存在。当超声声束穿越血流时,不发生反射,在示波屏上显示为无回声暗区。如果在人为条件下,在血液内加入声阻抗值与血液截然不同的介质,使血液内出现明显不同的界面时,血液内即出现云雾状回声反射,这就是声学造影成像的基本原理。凡通过直接或经心导管间接经静脉、动脉或心腔内注入可产生强烈超声反射的制剂,足以使心脏或血管内的血液产生云雾状反射的制剂,称之为超声造影或声学造影剂。  相似文献   
6.
胆囊扭转的B超诊断——附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胆囊扭转的B超诊断──附4例分析秦胜亚1984~1991年我院共施行胆囊切除术432例,其中4例证实为胆囊扭转。作者对胆囊扭转之B超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68~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表现为右上腹剧烈性疼...  相似文献   
7.
8.
超声显像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秦胜亚,陈维士,王素云,孙如刚本文对临床初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的超声诊断结果与X线和内窥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27~56岁。对临床初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首先进行超声...  相似文献   
9.
超声在骨伤科诊治中应用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秦胜亚超声波是一种波动形式。当它用于探查与提取人体诊断信息时,谓之超声诊断;超声波同时又是一种能量形式,当一定剂量的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时,便是超声治疗。超声诊断与治疗组成了现代超声医学。八十年...  相似文献   
10.
秦胜亚 《淮海医药》2014,(2):201-204
超声造影(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是将某种物质引入“靶”器官或病灶,以提高图像信息量的方法,其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强图像的对比分辨率,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造影从最初的心脏分流性疾病及心瓣膜反流的检测开始,到现在的用于全身实质脏器造影成像来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初步的超声分子影像诊断及基因治疗。超声造影成像的出现使超声与其它影像如CT、MRI一样实现了增强显像,被称为超声医学的第三次革命。笔者就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与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