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自身心律、左束支起搏、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电图的形态和QRS波群时限等,找寻左束支起搏心电图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拟行左束支起搏42例患者,记录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通过测量,分别比较自身心律、左束支起搏及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起搏时QRS波群时限、电轴、形态及ST段的差异。结果自身心律与左束支起搏相比,QRS波群时限无统计学差异(P=0. 49),但与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起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 000)。左束支起搏组,V1导联呈特征性"M"或"r SR"的比例为76. 19%;a VR导联亦可呈特征性"M"或"r SR"表现,比例为78. 57%。对于自身心律为右束支阻滞者,左束支区域起搏仅V1导联呈"M"或"r SR",a VR导联呈QS型,而无特征性"M"或"r SR"表现。与经典的右束支阻滞心电图比较:左束支起搏ST段和T波改变无规律性。结论左束支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电轴与自身心律相比无显著差别,V1及a VR导联均可见特征性"M"或"r SR"表现,右束支阻滞患者仅V1导联呈特征性表现,但依靠心电图的特征性"M"或"r SR"改变判断起搏位点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练习太极拳对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绝经女性志愿者59例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运用X射线骨密度仪(DXA)测试骨密度,win-pop平衡仪和星状测试图测定平衡相关指标。结果 太极拳组腰椎、左股骨颈和左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太极拳组的重心轨迹偏移的长度小于对照组;足在后外侧、后内侧、后侧和对侧(后)方向能触及的距离较对照组长。结论 太极拳运动有助于提高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值,促进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小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49~62岁为高发年龄段,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及心脏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此外,头痛重要又易被忽视,占本组患者的39.7%.头部CT 48h内阳性率33.1%.头部MRI确诊事100%.5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总治愈率48.1%,死亡率58%,脑疝为主要死因.结论 中老年人持续出现眩晕,共济失调要注意小脑梗死的可能,头部MRI确诊小脑梗死优干头部CT,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外科手术,防治脑疝.  相似文献   
4.
秦淑娟 《青海医药杂志》2010,40(7):94-95,F0004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共同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鸿雁  秦淑娟  吕婧 《当代医学》2010,16(25):149-150
目的评价调安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我院门诊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25例,均给予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进行观察。结果 125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周内在停止使用镇静、催眠、调节植物神经药的情况下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痛,失眠、多梦、焦虑、急躁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调安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显著,短期内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15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单纯收缩压升高占55.9%,单纯舒张压升高占18.4%,混合型血压升高占25.7%;白昼血压升高占25.0%,夜间血压升高占16.4%,持续性血压升高占58.6%;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脑损害50例(32.9%),心脏、肾脏损害分别是41、20例,分别占27.0%、13.2%。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以收缩期高血压多见。高血压类型与血压升高时间与心、脑损害密切相关,与肾脏损害无关。收缩压升高及混合型血压升高对脑损害比单纯舒张压升高严重。靶器官损害中脑损害最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可降低CHF病人BNP水平,从而改善心室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比赛、训练及教学等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准备活动不充分。②带伤参加训练比赛。③情绪低落强忍训练。④保护用具穿戴不合理。⑤自我保护意识差。⑥过度疲劳。⑦技术掌握不全面或不熟练。⑧精力不集中。⑨训练或比赛中受伤。⑩缺乏基本知识、不懂得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11○参加运动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12○场地器材、保护用具、服装不符合要求及不良气候。医学上常用的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有:冰敷、加压、制动、热疗、手术等传统疗法,这些方法存在着疗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根据陈世益等[1]对上海运动队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骨骼肌损伤后2个月内的再  相似文献   
9.
秦淑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81-4582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有效的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所有卧床的患者根据Braden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对有压疮发生风险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6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压疮。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及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单用两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给予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对照A组单用美托洛尔,对照B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4周后观察3组降压效果及对心率的影响、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33%,8,33%。对照A组分别为83,33%,36,67%,对照B组分别为86,67%,38,33%。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事无明显改变,对照A组心率明显减慢,对照B组心率明显增快。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有协同降压作用,减少了副反应,并克服了两药对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