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463篇
预防医学   279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68篇
  9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正>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发生脑疝尚未见有报道。我们自1980年以来,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50例发生脑疝5例(1.10%)死亡3例,现将死亡3例报告于后。例1、患者,陈××,男性,28岁,病历号17。因头痛1年伴抽搐于1980年9月13日入院。1980年春节发现上腹部皮下有囊结,  相似文献   
3.
<正> 吡喹酮(Praziquantel Embay 8440)对人体皮肌内囊虫有较好治疗效果我们(1981)应用吡喹酮治疗人体皮肌内囊虫病近期效果亦相当满意,为了进一步观察吡喹酮远期疗效,我们连续随访了一年,其结果报告于后:临床资料一、所收治患者治前均以病理组织活检而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低血容量休克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在抢救过程中应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节扩容,同时密切监测甲皱微循环及CVP变化,在未出现并发症如DIC,ARDS等情况下宜早期扩容,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5.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  相似文献   
6.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颅内生殖细胞瘤联合化疗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长春新碱(VCR)、甲氨喋呤(MTX)、平阳霉素和顺铂(PDD)四种药物静脉给药对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联合化疗,皆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4例肿瘤缩小90% ̄95%。化疗结束后1 ̄2月再辅以局部放疗,至今随访已2 ̄15月,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多数已恢复上学或工作。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在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将神经内镜技术引入到神经血管减压术(MVD)中来,一共在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成功使用神经内镜进行控制或辅助的MVD手术,获得了初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经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10例,颅内转移癌2例。化疗前及化疗后一月检查CT比较瘤体变化。10例胶质瘤中8例瘤体缩小10%~20%,2例瘤体增大。2例转移癌中1例瘤体完全消失,1例瘤体缩小70%。全部患者均无视网膜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根据国际通用的肿瘤疗效观察标准分析,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效果不理想,但对颅内转移癌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对颈内动脉灌注给药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NOVACRT4+电解质分析仪电子线路部分工作稳定可靠,故障率较高的则在流路和电极部分,由于该机采用CRT自动显示故障代码及内容,并有完善的自检功能,为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提供了依据和方法,现将常见故障的排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