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郑晓青  祝焕杰  赵骏  连金诗  舒琦瑾 《浙江医学》2020,42(18):1981-1983,1987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19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应用后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分为AAD组和非AAD组,分析AAD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的危险因素。结果1980例应用抗生素患者发生AAD者71例,发生率为3.59%。71例引起AAD的抗生素使用频率依次为: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第二代头孢。AAD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重、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及使用时间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缩短住院时间,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多种类型抗生素联合使用及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减少AAD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1982年两名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初次从人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认识及治疗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Hp不仅自然感染率很高,且能通过唾液在人群之间传播,受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国人没有分餐的习惯,因此很容易通过用餐或会餐相互传染。Hp与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密切相关,甚至可致癌,已在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定义为人类I类致癌因子。  相似文献   
3.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亦未明确的免疫介导特发性疾病,以慢性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为特点,尤以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为首要研究疾病。目前认为IBD病因为宿主遗传易感性、黏膜免疫因素和肠道微环境三者间相互作用,肠道微生态动态改变伴随着IBD整个发生发展过程。随着微生态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IBD之间密切相关。本文对IB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