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测定患者Hcy、Cys C、内生肌酐(Cc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高血压1级22例;高血压2级30例,高血压3级37例)及不同高血压类型患者(非H型高血压组41例及H型高血压组48例)各指标差异,分析血清Cy Sc、Hcy水平与靶器官损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LVMI、c IMT及血清Hcy、Cys C水平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 <0. 05);血清Ccr水平随血压分级升高而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型高血压患者Hcy、Cys C、LVMI及c IMT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P <0. 05);Ccr水平显著低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Hcy与c IMT、LVMI呈正相关(P <0.05),与Ccr呈负相关(P <0.05);血清Cys C与LVMI呈正相关(P <0.05),与Ccr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血清Cy Sc、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相关,可作为反映靶器官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临床细菌检验主要是定性试验,以手工操作为主,采用自动化仪器少,加之研究对象是活的细菌,因此,必须控制各个环节的可变因素,使细菌检验保持在稳定水平. 1 质量控制 1.1 室内质量控制 (1)对实验室人员的要求:每个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凡参加细菌检验的技术人员,其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要有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局部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只眼。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每次1粒,1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护网明目汤(石斛15 g、赤芍12 g、葛根12 g、天花粉12 g、楮实子12 g、丹参12 g、决明子15 g、黄精12 g)水煎剂,1日1剂,早晚分服。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眼动脉(OA)中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血管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CRA、PCA、OA中PSV、EDV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RI降低也更显著(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2组患者组间相比,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结论护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来治疗DR,疗效明确,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5年—2019年我院临床检出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019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分离菌株,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各年度细菌类别分布、不同标本来源的细菌分布和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共分离非重复菌株7 000株,分离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占31.59%和68.41%,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尿液、血液及无菌体液标本分离细菌居首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统计数据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呈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超过7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1.5%和0.6%~3.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28.4%和21.6%~70.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 <0.001)。结论:2015年—2019年我院分离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盐水法及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样本送省血液中心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我院695例输血前患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分别为抗-E、抗-c和抗-M,阳性率为0.43%。结论:对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保证输血安全,降低免疫性溶血反应发生,及时寻找相容的血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聚凝胺法配血,探讨聚凝胺配血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本院986例输血患者与ABO同型献血者进行盐水法及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在聚凝胺法配血实验中发现7例由冷凝集引起假阳性,3例由IgG类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结论: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是输血前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理想的方法,灵敏、快速、简便,不用特殊设备,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ULTERAc.Tdiff2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过程中“假性减低”的情况,找出其原因。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抗凝血进行检测,对血小板数量明显减低的500例标本同时用显微镜进行手工计数和涂片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凝集、试剂的质量、抗凝荆的质量和比例、标本放置时间、混匀的情况、血小板体积异常等,都会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正确计数血小板。结论:COULTERAc.Tdiff2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绝对不能替代手工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查对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确诊检查。结果:患者血液培养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结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高,病情凶险,必须加强认识。对于有细菌性感染指征的严重感染,第一时间采集血培养可以及时准确获得病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对YKL-40、NF-κB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服用3~5 d后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小板聚集情况;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以及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水平,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7 d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YKL-40以及NF-κB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