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型DIC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入组的217例疑似DIC患者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比较2组的TEG结果,并对DIC组的TEG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确诊为DIC,135例患者为非DIC。DIC组的R时间、K时间、α角、MA值、LY30分别为:(12.3±5.7)min、(8.9±4.8)min、(40.4±12.3)°、(35.0±9.6)mm、(9.7±4.9)%,非DIC组的分别为:(6.5±2.8)min、(3.5±2.2)min、(59.0±5.8)°、(48.2±7.0)mm、(3.4±1.3)%。DIC组的R时间、K时间、LY30非DIC组,α角、MA值比非DIC组小,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各指标中只有α角的曲线下面积(AUC)0.9,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89.0%;TEG评分诊断DIC的AUC为0.960,TEG评分≥3时,约登指数最高。结论 TEG检测对急性型DIC诊断有一定价值;对疑似DIC的患者,结合TEG检测结果,有助于DIC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在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249次交叉配血检测结果中,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相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输血的次数增加,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微柱凝胶法在检测红细胞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IgG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性,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组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ioimmune Hemolytic Anemin,AIHA)的病因.方法 对65例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HA病因不明者19例占29.2%,继发性患者46例占70.8%.通过统计发现,在继发性因素中以风湿免疫性疾病20例居首,其次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9例,再次为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3例.分别占继发性的43.4%、41.3%、和6.5%.感染和药物各2例,分别占4.3%.结论 AIHA的病因中继发性者多于原发性者,继发性因素中以风湿免性疾病和淋巴细增殖性疾病为主,少数为恶性肿瘤、感染和药物.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下称再障)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A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B组25例采用Cs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肝功受损情况。结果可评价疗效A组21例重型再障(SAA)总有效率66.7%,慢性再障(CAA)总有效率73.3%,肝功异常率14.3%;B组17例SAA总有效率60.0%,CAA总有效率75.0%,肝功异常率70.6%。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AA是一种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特别是肝功损害小,从而药物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168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失血和铁丢失过多118例,占70%。其中消化道肿瘤82例占48.8%;非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36例占21.3%。铁吸收不良41例,占24.4%;铁摄人不足9例,占5.4%。结论消化道疾病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病因,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寻求治疗的有效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AML,在积极支持治疗下,按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组治疗7例,完全缓解(CR)率14.3 %;MA组治疗6例,CR率50.0 %;DA组治疗7例,CR率42.8 %;CAG组治疗10例,CR率60.0 %。结论 老年AML对化疗反应差,CR率低,治疗应选择积极合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CAG方案CR率高,毒副作用小,治疗老年AML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AML)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治疗组为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32例RAML患者,用预激方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R)联合粒细胞激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照组为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RAML 33例患者,曾用中、大剂量Ara-C(IDAra-C、HDAra-C)联合米托蒽醌(MIT)或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或依托泊苷(VP16)治疗。结果 治疗组1个疗程CR率为56.3 %,总CR率为71.9 %;对照组1个疗程CR率为36.4 %,总CR率为48.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天数、Plt计数<20×109/L天数、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RAML,预激方案较强烈联合化疗方案疗效高,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35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首发的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其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和Evans综合征6例多见.分别,占25.7%、22.7%和17%.其次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各3例,分别占8%.血栓形成2例,占6%.较少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分别占3%.结论: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非少见,其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自杀基因CD和TK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前体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将目的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状况及5-FC/GCV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将K562/CDgly TK和K56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种肿瘤细胞在体内的成瘤情况及对前体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结果:单独使用GCV或5-FC对K562及K562/CDgly 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该2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将K562细胞和K562/CDgly TK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后小鼠成瘤率为100%,GCV或5-FC可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形成,联合应用GCV和5-FC治疗K562/CDglyTK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的肿瘤,较单独应用GCV和5-FC及对照组小鼠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结论:双自杀基因在体内外对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加前体药物GCV和5-FC对瘤细胞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10.
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中,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最高,为31例(55%),其次为急性白血病10例(18%),和恶性淋巴瘤6例(11%),其他还有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X等.[结论]以骨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临床并非少见,而且易误诊为非血液病而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