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化是p53转录后修饰最常见的方式,但对p53-Ser392的磷酸化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我们就p53-Ser392的磷酸化状态对野生型及突变型p53功能的影响、放疗化疗因素及蛋白激酶对p53-Ser392的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和p53-Ser392的磷酸化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丹参水溶性组分SABP影响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肝癌免疫微环境的效应.方法 建立H22细胞肝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ELISA检测肝脏中PD-L1、TGF-β、IL-1β、IL-10、IL-4、IFN-γ、IL-18、IL-7、IL-2、CCL-2和CCL-21的表达量.计算肝脏、脾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  相似文献   
4.
李圣豪  石新丽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1):1052-1058
免疫疗法的应用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差异较大,这引起了行业对PD-L1在肝脏肿瘤免疫逃逸中的调节机制的关注。PD-L1在肝癌中是由多个层次和多个信号通路调控的,包括表观遗传、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修饰。有研究发现PD-L1的高表达可能是影响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原发性肝癌中PD-L1的调控机制,可为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以及免疫联合治疗策略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联合细菌的溶瘤治疗(combined bacteriolytic therapy,COBALT)策略在实体瘤治疗中方兴未艾。此策略是将专性厌氧菌Clostridium novyi-NT联合传统放化疗药物治疗实体瘤,现处于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本文分别从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抗肿瘤细菌应具有的标准,并简述了C.novyi-NT的溶瘤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细菌耐药性及肿瘤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卵黄抗体技术(IgY技术)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IgY技术在人类消化道肿瘤的靶向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消化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我们认为IgY技术在人类胃肠道疾病诊治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以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Ⅰ型菌毛编码基因fimH和fimC为目的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诱导其在E.coliBL-21中表达,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PCR法自UPEC标准菌株J96获取fimH和fimC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感受态E.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并纯化目的蛋白fimH和fimC蛋白,定量后免疫BALB/c小鼠,动态检测抗体产生水平。结果PCR法克隆出全长为903bp的fimH和720bp的fimC基因,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fimH及pGEX-4T-2-fimC经诱导可分别表达出60KD和48KD左右的GST融合蛋白;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动物能诱导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结论成功获取了UP-ECⅠ型菌毛基因fimH和fimC,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在BL-21中成功表达;fimH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石新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33-13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上报的412例ADR报告中,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2例不良反应报表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30.83%;抗微生物药物的ADR最多,占58.25%;静脉给药所致的ADR最多,占65.53%;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61.41%。结论掌握ADR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安全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我院2005年至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耐药率和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PA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环丙沙星的用量之间呈负相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他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建议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利用药物之间的负相关性,减少PA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