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视频脑电监测是在利用计算机和磁带录像的同时 ,记录病人的临床发作、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的设备。它是由摄像、脑电记录和回放等三个部分组成。监测时间可几小时或长达几天。本科采用美国NicoletBMSI5 0 0 0型视频脑电机 ,1998年 9月~ 10月对 2 3例癫痫病人进行了脑电监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病人 ,男 16例 ,女 7例 ,最小年龄 7岁 ,最大年龄 6 1岁。一般监测 2 4h ,对有异议者延长监测时间到 48h。 2 3例患者中经监测后定位做病灶切除者 11例。2 检查方法将一微型盒式磁带记录器通过安放在病人头皮上的…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是指利用某些可被恶性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入,或可在恶性肿瘤细胞中选择性潴留的光敏物质经一定波长光的激发后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造成肿瘤细胞坏死,达到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目的,是一种肿瘤辅助性治疗方法.我院引进该项技术自1993年4月至1994年3月期间对31例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经验,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23~70岁,平均53.3岁.所有病例都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其中食道癌6例,胃癌8例,直肠癌6例,左颌下腺癌1例,舌癌1例,纤维肉瘤2  相似文献   
3.
泼尼松混合液真皮层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泼尼松混合液真皮层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性皮炎1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给予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混合液,于皮损表皮下及真皮层内浸润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采用氟酚那丁酯软膏在病变部位表面涂搽,每天2次。两组均14-28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随访2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均皮损消退,瘙痒消失,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复发率24.8%,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51.2%(P〈0.01)。结论:泼尼松混合液真皮层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好,复发率低于氟酚那丁酯软膏涂搽。  相似文献   
4.
5.
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神经科监护病房(NCU)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85例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痰菌分离,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07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1%,阳性球菌占30.91%,真菌1例,占0.4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49%,肺炎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7%,阴沟肠杆菌占6.76%,产气肠杆菌占6.28%,药敏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明显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结论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是指以颞叶前内基底部痫灶为主引起的沟回发作,它占所有癫痫病人的半数,是局限性癫痫的代表。颞叶癫痫主要发生于青年人(10~20岁)且62%的病人首次发作在15岁以前。临床症状以精神运动发作和大发作最为常见,但小发作和混合性发作也可见到。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如经长期药物治疗,癫痫发作频繁,仍不能控制其发作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后不仅癫痫发作可以停止或减少,而且脑功能也可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现将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9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5例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5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昏迷30天救治成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兰  石孟云  田雪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51-1152
病毒性脑炎来势凶,病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1],我科于2004年12月收治1例坏死型病毒性脑炎病情危重,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且经两年随访未留下任何后遗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入院前10h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左侧口角流涎伴恶心,无呕吐、腹泻,无头痛、头昏及视物模糊,未予以重视,之后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于2004年11月12日19时30分由他人扶入病房。病发前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体温36.9℃,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2/10.7kPa,双侧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重度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方法,提高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门诊及住院的重度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治愈出院110例,抢救成功率87.3%,抢救无效死亡16例,死亡率占12.7%。结论: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巧妙应用解磷定和阿托品、严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措施等综合方法可以提高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