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的抽搐、昏迷等.在进食毒物史不清时常易延误诊治.现将我院近年来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39例,单用组单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联合组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复发人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起效时间和复发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起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确诊为IM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α-干扰素组(ITF组)27例、α-干扰素+阿昔洛韦组(ITF+ ACV组)26例和α-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组(ITF+ IVIG组)27例,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ITF+ IVIG组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消退时间明显短于ITF+ ACV组、ITF组[(2.18±1.04)d比(8.04±1.21)、(9.35±1.11) d,(8.51±5.17)d比(14.08±5.28)、(14.51±5.18)d,(5.37±2.57)d比(12.34±8.88)、(14.67±9.24) d,(6.18±2.84)d比(10.24±6.37)、(12.67±7.54) d,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ITF+ ACV组、ITF组[96.30% (26/27)比84.62%(22/26)、77.78%(21/27),P< 0.05].ITF+ IVIG组的住院时间较ITF+ ACV组和ITF组明显缩短[(7.48±1.65)d比(9.64±2.54)、(11.21±3.24)d,P<0.05];但是ITF+ IVIG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ITF组和ITF+ACV组[(7514.55±1051.51)元比(2205.15±935.40)、(2351.21±905.50)元,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α-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患儿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培菲康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用培菲康口服;对照组75例,停母乳喂养,部分子蓝光照射。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1周下降至正常,对照组需5周降至正常,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7.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由于缺氧、酸中毒及各种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原因,常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我院1990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重症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患儿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患儿血糖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HIE患儿的血糖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HIE患儿血糖水平的平均值以及血糖异常构成比。结果HIE患儿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组患儿平均血糖与轻度、中度HIE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患儿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HIE组患儿(P〈0.05)。结论临床对HIE患儿进行抢救时,须重视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患儿的血糖值采取不同措施.可有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治疗.本院于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50例HIE,在传统的三项支持二项对症基础上应用纳洛酮,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川崎病超早期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嵊州市人民医院的52例川崎病患儿,按使用丙球的不同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在发热5天内联合使用静注丙球2g/kg和阿司匹林30~50mg/kg治疗,B组32例,在发热第6~9天内联合使用静注丙球2g/kg和阿司匹林30~50mg/kg治疗,观察两组使用丙球后持续发热时间、总发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使用丙球次数。结果 B组使用丙种球蛋白持续发热时间为(1.03±1.56)d,与A组的(3.04±1.52)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83,P<0.05)。 B组使用丙球次数为(1.23±0.66)次,与A组的(2.07±0.51)次相比(t=5.09,P<0.05)。 B组追加使用丙球为9.38%(3/38),低于A组的50.00%(10/20)(χ2=4.27,P<0.05)。两组总发热时间和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和2.35,P>0.05)。两组患者2周、1个月、6个月后冠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0、2.11、1.18,均P>0.05)。结论两组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均有一定效果,以第6~9天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