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腹膜前空间区域解剖结构及术中应用精细解剖结合钝性分离方法和腹膜切开技术对手术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施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及患者资料,体会手术要素口诀:一个技巧/技术,两个解剖,三个间隙,四个区域。 结果120例患者按解剖顺序游离腹膜前区域,采用超声刀精细分离结合棉纱条钝性分离方法和疝囊切开技术完成TEP手术;手术时间50~100 min,出血量10~30 ml;术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无明显疼痛及牵拉不适,平均住院(6±1)d;2例出现血清肿,1例出现皮下淤血,1例出现阴囊血肿,1例外环口处血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远期随访4~24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 结论TEP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补片与组织融合,强度显著增强,既符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原则,又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只要熟练掌握腹膜前区域空间膜的解剖结构,配合手术技巧,按区域顺序规范操作,就可缩短手术学习曲线,保证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UC1及MMP-7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测定84例癌组织及22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MUC1和MMP-7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ESCC癌组织标本中MUC1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6/84)和53.57%(45/84),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4/22)和4.55%(1/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1与MMP-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1)。结论 MUC1和MMP-7在ESCC中高表达,可能与ESCC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经典与改良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寅  吴起才 《江西医药》2010,45(9):853-855
目的比较经典与改良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方法 65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34例;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31例。结果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手术时间较长、纵膈淋巴结清扫数较多(均P〈0.01),但出血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术后总体并发症2.94%(1/34)发生率明显少于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9.68%(3/31);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住院天数(14.96±4.95d)与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住院天数(15.79±5.37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食管中下段癌,经典Ivor Lewis术式在手术野的暴露、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淋巴结的清扫方面均符合外科治疗原则,该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盛守寅  殷瑞忠  闵长国  刘立松 《江西医药》2011,46(11):1000-1001
目的总结采用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2月-2011年2月,17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右胸后外侧切口,同时采用经胸膜顶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1.40±48.94)min;淋巴结清扫(9.9±4.5)个;术后第1d胸腔闭式引流引流量(265.25±138.43)ml,术后第2d胸腔闭式引流引流量(180.28±122.64)ml;均于术后48—72h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拔管后即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3—4d自营养管注食,胃肠道恢复时间:4.88±1.80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呼吸衰竭2例,脓胸1例,食管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胃扭转及乳糜胸发生。住院天数(14.96±4.95)d.结诊Ivor-Lewis手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痛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